(本文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小姐小姐,孟公子来了”丫鬟绿萝小跑着进了李姒的闺房,激动的告诉她这个消息。
李姒的家里是做贩丝生意的商户,孟常是普通的布匹商人。孟常和李家有些生意上的往来,也算是熟人。
孟常今年刚二十五岁,面容俊雅。因为生意的缘故,孟常练就了一副好口才,和李家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好。
绿萝告诉李姒,孟常这次来李家,可能是来商量婚事的。
“伯父,其实我这次来是为了……”谈完了生意上的事情,孟常准备和李姒的父亲谈一下关于李姒的婚事。
“等一下!”
绿萝在自家小姐的催促下跑到议事的大厅,及时阻止了孟常把话说完。今天来的人可不只是孟常一个人,还有其他的生意人。
李姒和孟常是私下里认识的,这件事情就连李姒的父亲都不知道。
要是让人知道了李姒和孟常偷偷认识了对李姒的名声不好,但是孟常哪里会考虑到了这些个问题。
孟常知道绿萝是李姒的贴身丫鬟,看见绿萝阻止他说话很生气。他气绿萝和绿萝的主子,觉得李姒骗了他的感情。
李姒仔细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不放心似的理了理整齐的发髻,接过绿萝手里拿着的幂黎戴上。
李姒跟着绿萝沿着小道来到了李府一处僻静的院子,这个院子很久以前就没有人住了。李姒和孟常好了以后,这个院子就是他们暗地里约会的地点。
孟常早就等在里面了,躲在一棵桃树上,看见李姒进来了也不跳下来,等李姒似乎真的着急了才施舍般出现。
“哎呀你,你怎么能和我开这样的玩笑”李姒让绿萝在外面看门,自己一个人进来又没有看见孟常,还以为被别人发现了,却原来只是心上人的一个玩笑。
却不料,孟常听到李姒的话露出了自嘲的笑容,笑着说:“我这即将被抛弃的人哪敢和大小姐您开什么玩笑呀”。
李姒听到这话也是被气笑了:“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做即将被抛弃的人?你也稍微体谅一下我的苦衷吧。”
孟常这时确是沉默了,李姒接着说:“我们早就心意相通,不是我要故意拖延与你成亲的时间,而是成亲这事本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是正经人家的小姐,你好歹得找个媒人来替你说亲”
这一次,李姒偷偷送孟常出了李府,到了郊外的河边,嘱咐了他几句,依依不舍的目送他离开。
孟常回去之后就派了城里有名的媒人到李府提亲。李姒在闺房里慌了几日,终于打听到了令人满意的消息。
李姒如愿以偿嫁给了孟常,可是婚后的生活并没有话本里写的那样美好,孟常也不再是那个与她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人。
新婚后,她拿着自己的嫁妆和孟常一起开了一家新的布庄,因为布匹款式新颖,吸引了很多人来买,生意也越做越大。
那天,她带了几个人去外面进货,卖完那批货他们就可以再盘一个店铺。
那个店铺可以用来做布庄,也可以用来做其他生意,或者是把现在这个租的店铺买下来……
“轰隆轰隆”
李姒素手挑开车帘的一角,皱眉看向黑沉沉的天空。
布匹都用板车拖着,下雨天即使有布棚盖着还是会被雨水打湿。但是今天新进的这批货材质特殊,不能碰水。
想了想,李姒让伙计把布匹都转移到马车里面来,自己找来斗笠,蓑衣,跟着伙计坐在板车上。
李姒还是头回坐板车,有些紧张,又有些好奇。
“哎呀!你看人家的新裙子都脏了!都怪你好好的非要看什么风景”这是一个年轻女孩子的声音,李姒听着颇觉得有趣。她当年情窦初开的时候也经常和孟常这样撒娇。
可是,下一个声音听得李姒身体一僵,不敢置信的看向亭子里躲雨的两人。
雨越下越大,但是亭子里躲雨的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两个人似乎也并不着急回家。
“好啦好啦,都是我的错,原谅我好吗?”同床共枕一年,李姒不会听不出来这个声音的主人是谁。正因为听得太清楚,所以才会心痛快要无法呼吸。
李姒刚开始喜欢孟常就是因为孟常对她一直很温柔,可是现在孟常温柔的话语对于李姒来说像一个个冰刀子狠狠地扎在她的心上。
李姒忍着胸口的疼痛安慰自己,说不定他们两个人只是玩得好的朋友。然后,她就看见孟常和那个女子亲密的抱在了一起,孟常低头亲吻那个女子。
雨雾中,李姒好像还看见孟常穿着一件青色的袍子。那好像还是她今年给他做的,因为出了一点小意外,仔细看这件袍子比平常的袍子短一小截。
身边的伙计没有注意到李姒斗笠下的异常。板车很快就驶过了那座令人心碎的亭子。李姒让伙计把布都放进了布庄,又找来了纸笔。
李姒拿着笔,脑海里都是刚才的画面。她有很多问题想问孟常,想控诉他的三心二意,控诉他的移情别恋,控诉他的不守承诺……
可是最后她只是写信告诉他自己回娘家的事,直接坐着马车回了娘家,她需要好好的静静。
她一个人坐着马车回娘家的事惊动了李府里的所有人,但是没有人会明白她内心的痛苦。她的父母表示对她很失望,哥哥们责怪她没有和丈夫一起回来,弟弟们笑她容颜老去留不住一个男人。
她一个人回到自己曾经的闺房里,想了很久。她想起了她和孟常幼时初见的场景,想起了孟常在她及笈那天向她表白的场景,想起了他们大婚的场景……想起了孟常在亭子里抱着另一个女孩子,哄她,亲她的场景。
最后,她写了一封沾有泪水的和离书,让绿萝送到了孟常的手里。绿萝曾经也帮他们传递过信件,但这可能真的是最后一次。
【完】
(本文灵感来自于《诗经·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