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誉为日本的国宝級演員。她比我母親年長一岁。她在三年前因癌症全身扩散去世。而我知道她的名字,只是因为一部电影——《小偷家族》。树木希林在影片中饰演奶奶,她几乎是剧中的灵魂人物。电影中的奶奶最后去世了,不想现实中的树木竟也没有捱到影片公映和颁奖。
这世上最复杂的事情之一,就是人类的情感。
论女人的容顏,树木真算不上美人。让我想起法国作家杜拉斯的《情人》中写的,现在的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我想说,一个人的容貌,书写着她岁月中的经历。树木年轻时相貌平平,端庄却有些独特。她的独特从她的待人处事中体现出来,尤其是她的爱情当中。假如这称作爱情的话。
丈夫内田裕也是摇滚音乐人,他在日本也许算是长时间的怀才不遇,因为摇滚在日本音乐界不算主流吧。所以能理解树木说他是情感十分强烈的人。两个都无比强烈的人碰到一起,也许会有最奇特的结果。婚姻里他们有激烈的家暴,有男方的出轨。但即使如此,树木也不肯离婚,刻意地保持了婚姻的完整,而在现实中有长达几十年的分居。一年不过见面一两次,即便如此,两人的婚姻一直保持到孙辈出生长大,直至树木去世。
树木的奇特,在于她和一般女性截然不同。她从未对任何人有过依恋,哪怕是自己的亲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孩童起,对’人生的倦意’就存在我心底了,我在生无可恋中活到现在。”
这大约是有日本人计绝不给人添麻烦的心态,搁树木身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生活中做好自己,在工作中全情投入。不敢说她的一生活成了现代人的典范,至少她过了一个无悔的人生。
我在徐静波的《遇见日本》一书中更多了解到一些日本人的民族性,对于一个八十年前从废墟上重新建设起来的国家,快速跻身于工业发达国家之列,还是刮目相看的。战后的日本,对教育从孩童抓起的全民认知可谓高度统一,无论从统治阶级还是到平民百姓,无不将此作为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事。这无异像全国上下一条心,新一代人以新的强健体魄扛起建设的大任。
树木就是战后的新一代,也是集合了奋斗精神,并将之贯彻一生。
树木希林出演的电影,随着她年龄增长,有了不少的获奖。然而她都淡然处之,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日本人的佛系。可也不全是。在树木的生活经历中,她有一种难得的觉知。在她的离婚官司当中,固然有她的不甘心,但她是真的认为自己和先生的姻缘,就是要用来成就彼此的。她说,我们是彼此的提婆达多。所以她怎么都不同意签字离婚,先生即使暴跳如雷,也没有她办法。三十年以后,两人都白发苍苍,走在街上路遇当年的离婚律师,树木一时已经想不起来,而律师却一眼认出了她。
树木年轻的时候读到空海所说的“生生不息,不知生自何始;死死方休,难悟何时为终。”是一种感动。其实也是觉知。她很早就意识到自己在演艺圈里是属于不好看的,但正是因为不好看,才是自己最受益的。那样,令她的戏路十分宽广,没有任何美貌的牵绊,与任何美女帅哥配戏,反而有更多的从心的表达,达到不俗效果。
在婚姻中,她也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炼,和一些成就。所以尽管长年分居,仍没有一拍两散。到了老年,听到先生说“幸亏当年没有离婚”也多少有些释然,但原来的分居生活并没有改变。树木去世后,女儿在母亲的一本书里找到父亲当年在英国时写给母亲的信,原来父亲是爱母亲的。
人的一生是一场渡劫。我们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或经历什么样的事情。树木是有些佛缘的。她因为独居生活,工作以外一个人,可能一整天也不说一句话,于是她就念佛经,仿佛身心又活动起来。她觉得事事都是修炼。她说“在这人生路上,不管是结婚、分手还是工作,如果能够认真地受伤,认真地服输,那么这些都将使自己不断完善并且心胸更加宽广。”她这不仅是佛系这么简单了,她是真修践行者。
她信奉的生活美学是实用为美,简单为美,物尽其用是最好,简朴。人的一生也如此,结束之前要抛掉所有的执念,力量全失,轰然倒地。这种修为是不容易的。甚至,她把患癌也看作“能够生活在感受死亡的现实中是非常庆幸的。”
这令我想到斯蒂夫乔布斯在患癌之后经历的治疗和他的思想转变,这两人是相似的。即坦然地接受生活给予的任何遭遇。树木希林更是潇洒,她不断让自己做离开的准备。
与先生真诚道歉,是她发自内心地放下了。我相信很多人或许不能理解,为什么是她向先生道歉而不是先生向她道歉?我能明白,因为她深信因果和因缘。离终点越近的人,越会回顾自己的一生,往往都会有遗憾。树木不想让自己带着遗憾离开。
我很喜欢她在书中的一张全家福,她和先生内田,女儿、女婿以及三个孙儿女。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它是完整的,带给树木的是一种圆满的预示。虽然在这之前有过暴风骤雨,现在雨过天晴,霞光满天。子孙满堂,这不就是亚洲人喜欢的最好结局嘛!
树木的佛缘很深厚,在在处处她始终能觉照自我,并看到他人和自己的对应,时刻反省。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同理心。我想到的是印光大师开示时说的“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一个在尘世中在娱乐界生存的人有这样的觉悟,内心警醒而不迷失,实在可贵。
也许就是这样,树木能把这种觉知渗透到她塑造的角色中去,给人很多现世中的启发,进而可以对照自己,或短或长的人生要怎么过?将来是不是会有遗憾?
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树木希林几十年来的所思所想串起的短小随笔推向大众无疑也希望大众读者受益。《一切随缘》是树木的真实心境,假如,我们都能像树木那样,活在觉知当中,妥善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工作、欲望及与人的相处,那么人生的路会越走越宽,艰困荆棘終也会成为坦途。内心的光明可以照亮一切,让我们能坚定自在地走完所有的未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