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意为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全句为:
“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chóu)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典故来自春秋时期,晋人豫让在投奔智伯后,受到重视与尊敬。后赵襄子杀死了智伯,为了给智伯报仇,豫让多次刺杀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
颇为有趣的是,豫让最后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后,赵襄子非常疑惑地问豫让,当年他曾侍奉的范、中行氏也曾被智伯所灭,他为何那时不为范、中行氏报仇,反而为在智伯死后为这个「仇人」报仇?赵襄子是这么说的: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②
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季汉的大将军姜维。
姜维是何许人?据《魏略》的记载:
姜维字伯约,郡欲表维以为将。维家本衣冠,不愿为将,郡因表拜郎中。③
衣冠,泛指封建官僚士大夫,魏晋南北朝时为士族门阀的别名。
而姜家在魏国的地位也并不普通。据《三国志.王朗传.注引.魏略》所述:
“天水旧有姜、阎、任、赵四姓,常推於郡中,而夏为单家,不为降屈。四姓欲共治之,夏乃游逸,东诣京师。太祖宿闻其名,甚礼遇之。后四姓又使囚遥引夏,关移颍川,收捕系狱。”④
按理说,这样的出身,在魏国绝对是前途无量的。然而谁也没想到,在建兴六年,姜维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据《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中的记载: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那时候,谁都没有料到,数年后的姜维会成为【北伐狂魔】,并把魏国整的心惊胆战。
这真是让人不禁想起某个名场面:
而此时诸葛亮对姜维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根据《裴松之柱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中的记载:
“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这里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姜伯约心存汉室。一个人的才华与能力的确是一个人能够往上走的原因之一,而走【对】方向,更是会为其锦上添花。在姜维降于季汉后,其仕途确实是非常之顺。在诸葛亮逝世那年(234年),甚至被晋封为平襄侯。在234年之后,也一直都是在往上升,直至大将军(255年)。这样的重用和赏识,使得他更加忠于季汉,并希望努力去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是很明白一件事:为何总是有人喜欢说姜伯约是替诸葛丞相去兴复汉室,从而完成昭烈帝的遗志。在我看来,这个说法非常不准确且过于狭隘了。与其说姜维是为了能够兴复汉室,倒不如说他是希望能够兴复一个“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汉室。当然,士为知己死,也是姜维兴复汉室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天命终究是没有优待季汉。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直抵成都,刘禅投降。
在得知刘禅投降至后,姜维又是如何做的呢?
《华阳国志.第七卷.刘后主志》里提到:
“维既失策,又知会志广,教会诛北来诸将;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密书通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可惜姜维最终棋差一招,而后被魏军所杀。
把姜维和豫让放在一起,就发现两人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原先都算是不受重用的人,而后遇到的人重用他们。
国家灭亡后都选择隐忍并伺机复仇。
最后复仇失败而死亡。
千百年来,季汉一直为人们所歌颂和怀恋。不仅是因为那是百姓理想中的【大同世界】,而且是仕子所求的政通人和的理想王朝。千百年后,一切终究化为尘土。那些历史中的人们,也终究只存在于史册之中。但是那股浩然正气,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会被拾起。
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⑤
参考:
① 同“仇1”。
②《史记.刺客列传》:http://www.guoxuedashi.com/a/314c/8855z.html
③ ④ 姜维吧-历史扫盲帖:2.姜维的出身及最初在魏国情况如何? https://tieba.baidu.com/p/2917719793
⑤来自94版《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