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诺奖结束后,很多网站把村上春村关于跑步的文章再发出来。我又仔细读了一遍书,带你快速了解关于跑步,村上都说了什么。
村上春树是一位长跑型、高产的作家,从29岁开始,每年写一本书,到现在他出版了超过40部作品。把村上君的历年的作品排一个队,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有规划技巧的人,每隔两到三年出一部长篇小说,中间有随笔、短篇小说集、对话集、翻译作品甚至绘本读物。
不知道这是不是跑马形成的对节奏的把控,跑步带给他是怎么的生活感悟?他的跑步与写作、生活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了解跑步的人和他们跑步背后的故事。关于跑步,看看这位作家跑者,又是怎么说的?“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每个跑者都有故事,有开始跑步的初衷。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一些观点想法、深刻认识乃至哲理。
作为一个数据控,先看看村上君跑步的大数据:
开始:
1982年秋开始跑步,那年33岁。写书时跑了23年。
配速:
500
至此为止,我是以三小时半为基准来跑马拉松全程的,节奏正好是一公里五分钟、一英里八分钟。有时突破三小时,有时突不破—- 突不破的时候居多,然而总能以差不多的成绩跑完全程。即便觉得这次跑得不好,也能跑出三个小时四十多分钟来。哪怕几乎不曾练习,哪怕身体状态不佳,时出超出四小时也是很少的。
(按中国田协的标准,村上就是精英水平。这个水平,可以直接报名波马)
跑量:
先看一组数据:
6月 260公里(每周60公里)
7月 310公里(每周70公里)
8月 350公里(每周80公里)
他给了一个衡量自己的标准:"跑得认真"每月260公里,"跑得扎实" 310公里
(对比一下村上君的标准,我都算不上一个认真跑步的人,15年我每月的跑量在220公里左右,16年是100多点)
减重:
两半月减了七磅,腹部一带微微长出来的赘肉也消失了。
跑步中听的音乐:
摇滚,爵士
跑步时我大体听摇滚,偶像也听听爵士。不过考虑跑步的节奏匹配,我觉得作为伴跑音乐,摇滚最让人满意,像红辣椒、街头霸王、贝克乐队,或者是克里登斯清水复兴合唱团,甲壳虫之类老音乐。节奏越简单越好。如今许多跑者一面听着iPod一面跑步,而我还是喜欢用惯了的MD。
跑鞋:
水野牌,就是MIZUNO
比赛:
东马,波马,火奴鲁鲁,雅典... 一年一个马拉松
不曾出过一次身体故障,受过一次伤,生过一次病。根本不个优秀的跑者,却无疑是个健壮的跑者。
越野:
1983年新年,第一次参加越野赛,5K
百公里(超马):
我只有过一次,从清晨一直跑到傍晚,跑完了一百公里的赛程。这虽然不是日常之为,却不违为人之道,恐怕会将某种特别的认识带入你的意识,让你在对自身的看法中添进一些新意。
(是不是跑者都有越野,百公里的想法,跑过24小接力赛,“必须来一次百公里”早已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
吃:
吃的食物也一点点发生了变化,食物以蔬菜为主,蛋白质主要靠吃鱼摄取。一直不太喜欢吃肉,愈发吃昨少了。少吃米饭,减少酒量。
关于跑步,大多数人的问题是:
你是怎么开始跑步的?为什么要跑步?
跑步带来了什么改变?
每天跑多少?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跑步这么枯燥,需要毅力,怎么坚持下来的?
我适合跑步吗?
在这本书里,村上君以自己的跑步经历,呈现了一个作家、跑者的跑步生活。
跑步首先是身体的变化
体重得也顺利地下降,脸庞愈加精悍起来。身体如此发生变化,是件好事儿。...... “肌肉难长,易消。赘肉易长,难消” 令人生厌的事实,但终究是事实。感受到身体结构日日发生变化,实令内心欣喜:即使过了三十岁,我的身体依然还有改变的可能嘛!
跑长距离,原来与我的性格相符合,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跑步,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里,恐怕是最为有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我觉得,由于二十多年从不间断地跑步,我的躯体和精神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
不光是身体的变化
跑步对我来说,不独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一个有效的隐喻。我每日一现跑步,或者说一面积累参赛经验,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地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至少是立志提高自己,并为之日日付出努力。在长跑中,如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自然地,切微地,以及实务地学到的...假使当初我改行做小说家的时候,没有痛下决心开始长跑,我的作品跟现在写出来有很大的不同。究竟会有如何不同呢?我可不知道。不过差异肯定存在。
无论如何,从不间断地坚持跑步,令我满足。
开始跑步时是怎样的?
开始跑步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跑不了太长的距离,二十分钟,最多也就三十分钟左右,我记得,就跑这么一点点,便气喘煦煦地几乎窒息,心脏狂跳不已,两腿颤颤巍巍。
跑步的时候被邻居看到,也觉得有些难为情,就和为那个偶尔姓名后面加的,带括号的“小说家”头衔难为情一样。然而坚持跑了一段时间后,身体积极地接受了跑步这事儿,与之相应,跑步的距离一点一点地增长。跑姿一类的东西也得以形成,呼吸节奏变得稳定,脉搏也安定下来了。速度与距离姑且不问,我先做到每天跑步,尽量不间断。
就这样,跑步如现一日三餐、睡眠、家务和工作一样,被组编进了生活循环。成了理所当然的习惯,难为情的感觉也变得淡薄了。
坚持跑步需要毅力吗?
我说起每天坚持跑步,总有人表示钦佩:“你真是意志坚强啊!”得到表扬,我固然喜欢,这总比受到贬低要惬意得多。
老实说,我甚至觉得每天坚持跑步同意志强弱,并没有太大关联。我能够坚持跑步二十年,恐怕还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觉得那么痛苦”。
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来,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意志之类,恐怕也与“坚持”有一点瓜葛。
(这段话太有名了,其实一开始我不太同意。如果喜欢是天生的话,那是什么物质、食物来决定的呢,好像我们也无能为力,无法改变。喜欢肯定也是不同的契机引发,并不断的鼓励和强化的吧。把那些绝大多数人认为单调枯燥的事儿,如阅读、跑步、写作,通过练习和训练达到喜欢的程度,其中必然有很多痛苦的折磨。从坚持到不需要意志力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能力。)
有不想跑的时候吗?
长跑这么符合他的性情,也有不想跑的时候吗?
“今天觉得身体好沉重啊。不想跑步啦。”经常有类似的日子。这时候便寻找出形形色色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想休息,不想跑了。
我曾经采访过奥运会长跑冠军濑古利彦,在他退役就任S&B队教练后不久。当我问道:“这样高水平的长跑选择,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觉得烦啦、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濑古君正所谓怒目圆睁,然后用了类似“这个人怎么问出这种傻问题来”的语气回答:“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跑步中的小确幸
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在东京每天早晨健身跑时,常常与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交臂而过。一连几年如此,自然而然地就熟识了,相遇时便互相微笑致意,然而因为腼腆,始终不曾交谈过,连对方的名字也一无所知。不过每天早上和她相遇,却是当时的我小小的喜悦之一。连这么一点小小的喜悦都没有,要每天坚持跑下来,可不容易。
跑步时想什么?
每每有人问我:跑步时,你思考什么?提这种问题的人,大体都没有长期跑步的经历。遇到这样的提问,我便陷入深深的思考:我在跑步时,究竟思量了什么?老实说,在跑步时思考过什么,我压根儿想不起来。
在寒冷的日子,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热的日子,则思考一下炎热;悲哀的时候,思考一下悲哀;快乐的时候,则思考一下快乐。如同前面写过的,还会毫无由来地浮想往事。有时候,只是偶尔有之,也有关于小说的小小灵感浮上脑际。
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跑步。即便在这样的空白当中,也有片时片刻的思绪潜入。
PS. 一篇旧文,在一个不能跑步的早晨,重新整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