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记录如何安装centOS 7双系统,便于我以后重装系统参考,同时希望能帮助到其他人。
基础知识部分内容主要来源于edX上的LinuxFoundationX。
小白常问的关于Linux的几个问题
-
Linux,centOS,Ubuntu等名次是什么关系?
答:Linux历史 1991年Linus Torvalds写了Linux内核,1992年Linux内核由GNU遵循GPL重新发行,而将Linux内核以及GNU项目中其他软件打包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的就是发行版本
-
Linux有哪些发行版本?
-
经常看到Linux命令行代码中的apt-get和yum是什么鬼?
答:正如前面所说,不同的发行版本的内核都是Linus写的那个内核,不同之处之在于他们选取的其它程序差异,而Debian家族采用DPKG-based apt-get包管理器,fedora家族采用RPM-based yum包管理器
文件系统
- | windows | Linux |
---|---|---|
分区 | Disk1 | /dev/sda1 |
文件系统类型 | NTFS/FAT32 | EXT3/EXT4/XFS... |
挂载参数 | 盘符 | 挂载点 |
系统盘 | C | / |
bin 基本命令执行文件
boot boot loader 的静态链接文件
dev 设备文件
etc 主机特定的系统配置
home 用户目录
lib 基本共享库以及内核模块
media 用于移动介质的挂载点
mnt 用于临时挂载文件系统
proc 系统信息的虚拟目录(2.4 和 2.6 内核)
root root 用户的目录
sbin 基本系统命令执行文件
sys 系统信息的虚拟目录(2.6 内核)
tmp 临时文件
usr 第二级目录
var 不断变化的数据
srv 系统提供的用于 service 的数据
opt 附加的应用程序软件包
Linux常用的分区方案
- 最简单的分区方案。
SWAP分区:即交换分区,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分区:建议大小在6GB以上。
使用以上的分区方案,所有的数据都在/分区上,对于系统来说不安全,数据不容易备份。 - 合理的分区方案。
/boot分区:用来存放与linux系统启动有关的程序,比如启动引导装载程序等,建议大小为100MB
/usr分区:用来存放linux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其相关数据较多,建议大于3GB.
/var分区:用来存放Linux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数据以及日志文件,建议大小为1GB.
/home分区: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是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建议大小为剩下的空间。
/分区:Linux系统的跟目录,所有的目录都挂在这个目录下面,建议大小为1GB.
SWAP分区:实现虚拟内存,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但实际上Linux分区方案没有所谓最佳分区方案,都需要根据你的实际需要去规划,我当时参考了这篇博客。
我的分区方案
因为我的linux桌面机主要用来安装cadence,软件比较大,所以我的分区方案如下(总共130多g):
/ 40G
/swap 4G
/usr 10G
/opt 40G
/home 剩下的
X-windows
关于KDE和GNOME之间的比较,请参见这篇博客,写的很清楚。
其它一些小问题
- 装双系统一定要先装win,再装linux,因为grub可以读取win的引导,而win装上之后会把引导覆盖掉。
- 传统的mbr分区只支持4个主分区,win下系统盘一个主分区,另外的逻辑分区组成一个主分区,已经占用2个分区,而linux中\swap应该也是按照主分区对待了,所以导致分了\ 和\swap之后无法再分。解决方法有两个:a全部分为逻辑分区;b先分\home \opt等,再分\ \swap。我选择全分成逻辑分区。
- 安装时候会让你选择安装在硬盘的哪个位置,这时候要学会看
/dev/hda 表示整个IDE硬盘
/dev/hda1 表示第一块IDE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dev/hda2 表示第一块IDE硬盘的扩展分区
/dev/hda5 表示第一块IDE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
/dev/hda8 表示第一块IDE硬盘的第四个逻辑分区
/dev/hdb 表示第二个IDE硬盘
/dev/hdb1 表示第二块IDE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dev/sda 表示第一个SCSI硬盘
/dev/sda1 表示第一个SCSI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dev/sdd3 表示第四个SCSI硬盘的第三个主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