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4天
标题来源于三年前一篇自媒体文章,说这话的是一个北京中学生。文章主题是,关于校服学生们有什么看法,这个回答来自于最后一个受访者。一直记得这句话,大概是因为太可爱了吧。
三年前对于“朋克”的理解,仅限于一种“聒噪”的音乐风格,他们在我印象里一般是年轻的乐队,视觉系,色彩丰富且跳跃,图案、标志都比较夸张。对于当时的我——一个虔诚的初级民谣狗来讲着实有些欣赏不来。那时我心中的“朋克”代言人也只有大张伟。
“朋克”(punk)是最原始的摇滚乐,后逐渐发展脱离于摇滚乐,朋克音乐一般具有敏感性、抗争性。
现在讨论“朋克”,确实有了更丰富的见解。曾经被我的同事调侃生活得很朋克,白天睡觉,夜深人静了才开始工作、吃宵夜。
再后来听过的朋克风格乐队多了,也不再狭隘判断,慢慢可以接受这种表达方式。回忆起说着“我一个朋克,穿什么校服”的中学生,也觉得添了更多趣味。
看完周传基老师的小传记,那个被我们称赞为“朋克”的老教授,想起这一串联朋克故事,觉得心痒痒的。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一丝不苟治学,三尺讲台就是唤醒自我的舞台,专业至上的精神使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真真切切传递出货真价实的知识。从不屈从于强权,从不妥协于庸碌,真理靠结结实实的实践一遍又一遍佐证。太朋克了。这种敏感与抗争,放在任何时代都值得传递。
而今青年人身上,却难以见得这鼓劲儿。
当大多数青年人被投食以娱乐、明星、消费,当他们不再关心粮食与蔬菜,当他们选择专业不再考虑社会价值,甚至慢慢没有人反思眼前的一切,相信“存在即合理”,默认“合理即真理”,我们的社会环境将下沉到哪里?
做个朋克吧,让我们拥有敏感的触角,在接受投喂之前想一想“这是不是我想要的”。做个朋克吧,抗争永远不代表牺牲,而我们的价值也不只有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