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普通读者
“世界读书日”,全世界好像都在谈读书。读书确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真的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生活中有很多事比读书更重要,旅游、美食、一个闲暇的午后、一场难以忘怀的电影……
那些爱劝人亲近书籍的人(包括我在内),很容易陷入一种无趣的尴尬。他们不断强调读书有多么美好,多么有价值,鼓励大家要多读书,希图能马上用书本填充了一个人的全部生活,才算是一件功德。好像不这样讲,大家就无法理解读书的好处。真实的情况是,尽管这么努力地说了,大家还是无法理解。
在一次演讲中,我极力跟大家描绘一个读书极多的朋友的生活,他每周都读三四本书。演讲结束后,有人问我:这种例子有意义吗?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书虫。有很多人,他们愿意接受每天都读一小会儿书的生活,但真的没必要让自己的生活塞满书。他问:你觉得多久读完一本书,才是惬意快乐的?一年读多少本书,才是合适的?
毕竟,我们读书,是为了过一种更有趣的生活。
威廉·奥斯罗爵士有一个答案:每天阅读15分钟。奥斯罗爵士是当代最伟大的内科医生之一,几乎所有接受过医学教育的医生都读过他写的教材。
生活异常忙碌,但奥斯罗爵士仍然能每天阅读15分钟。他挤时间的方法很简单,睡前阅读15分钟。无论何时睡觉,读够15分钟以后再睡。
有人替他算过账,每天阅读15分钟到30分钟,一年大约读20多本书,一生至少会有1000本以上的阅读量。一个人一生啃下1000本书,最糟糕的情况是,他会成为一个生活充满趣味的人。阅读在慢慢冲洗他的生活,在这种缓慢的冲洗下,生活显露出一点点晶莹。
1871年,奥斯罗还是一个内心充满焦虑的医科学生,40多年后,他成为牛津大学客座教授,接受女王授勋。他去世后,生平要写满两大卷书。40多年时间是一条线,时间的两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中间隔着1000多本书。
这是一种正常的读书态度:一个人的生活里有书,读书是生命的一部分——平凡、简单,没必要卯足劲计划着每天要啃多少页书才是真正在读书。奥斯罗爵士是个真正的读书人,读书从不专门占用更多的时间,它混杂在生活之中,吃饭、喝茶、睡觉、发呆、散步、读书,每天都分配了一点儿时间,哪一项都不显得那么高贵和矜持,哪一项都不可或缺。
苏珊·桑塔格给博尔赫斯写信:你说,我们现在和曾经有过的一切都归功于文学。如果书籍消失了,历史就会化为乌有,人类也就会灭亡。这句话,我曾奉为圭臬,反复品味。
现在再读,觉得这句话太重了。它是爱书成痴的人,看到书籍正在被遗弃,最不甘心的诅咒。我相信,在博尔赫斯心里,一定有一种美好生活的图景。
他一定同意,天堂是图书馆的样子。他也一定会同意,在我们和世界之间,有很多条丝线连接着,读书只是其中美好的一根。一本书可以让我们感恩世界,一杯咖啡、一块牛排、一根面条,都可以做到。最重要的是,每天,我们都会渴望咖啡、茶叶、牛排、面条,和一本书。
在中国这个不怎么爱读书的国家,每年“世界读书日”都显得过于喧闹。
我们不能每年只在这一天才想起读书这件事情。天气很好,这一天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喝茶、聊天、在草地上走了一会儿,只是在睡觉前,我们习惯性地翻出昨晚没看完的那本书,翻到折页的地方,书上说,屋门开了一条缝,屋里透出丝缕灯光,床边茶几上的茶已经凉了,灯下突然有人抬起了头,眼神中透出惊恐和怨愤……
世界读书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