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斧头哥
“你的模式还存在问题,如果改进可能还有不少投资潜力。”
“如果有人领投的话,我们会考虑跟投。”
“对不起,你的项目太早期,我们已经不关注这个领域。”
相信,不少创业者在融资时都听过这些话。是的,这就是资本寒冬,就如你在面谈投资时感受到的丝丝寒意。经纬张颖14年预言资本寒冬,于15年下半年如期而至,不少创业公司都在这一次寒冬中死去。到今天为止也不见好转,除了泛娱乐、SAAS、VR、与AI几个幸运儿,其他创业公司几乎都没有得到VC的眷顾。
寒冬到底有多冷
从去年到今年,投资确实冷清了不少。IT桔子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1-5月份)许多投资机构的投资次数与2015年同期相比出现了腰斩式甚至断崖式的下跌。
其中,早期投资机构的投资次数缩减幅度尤为明显。i黑马统计了险峰华兴、洪泰基金、创新工场、阿米巴资本、联想之星、九合创投、英诺天使基金、真格基金等8家机构今年前5个月的投资次数,有6家较去年同期缩减超50%。其中缩减最显著的两家分别是险峰华兴和洪泰基金,前者从2015年(1-5月份)的42起减少到2016年(1-5月份)的5起,下滑88%;后者则从28起减少到4起,下滑85%。
而较去年同期,红杉资本(中国)、IDG资本、经纬中国等三家VC机构的投资案例在2016年(1-5月份)也明显缩减,前两者均出现腰斩式缩减,经纬中国则从51起下降为28起。
资本寒冬是好是坏
如果将创业者比作挑战者,资本寒冬就是一堵难以翻越的高墙,而VC相当于登墙的电梯。创业本身成功率极低的一件事,如今再度打上折扣,对于大面积发育不全的创业者来说相当于被判了死刑。
身边有位创业的朋友,从去年中开始创业做O2O,在风口下很快得到了一笔天使融资。在一片叫好声中崛起,并受到资本的恩宠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推广、商务、品牌、SEO,公司的各项支出也不知不觉的多了起来,人力也开始扩招,业务量与转化率数据虽然没有突破式增长却发展得很踏实。不到3个月,他马上就要开始进行下一轮融资,而正当时是资本寒冬的爆发期。前不可进后无退路,在与投资人沟通后,他只得硬着头皮带着他的商业计划书前去拜访机构。
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他的融资没有任何进展,而公司的财务开始紧张起来,他变得焦虑不知所措。裁员、搬家,神奇百货的套路半年前就降临到他的身上。直到最后宣布清算,30人的公司仅剩下了3个合伙人与2名员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寒冬无疑是坏的。但我们切换为上帝视角,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机构来说,需要盘整。在14年的创业热潮下,跟风、炒作,许多噪声让机构产生误判,从而出现了“风口上的猪”。在一轮投资热潮下,脱颖而出的创业项目必然是少数。以交通领域来看,15年光是用车app就几十款,现在最终活下来的仅有几家。
资本进入项目是经过了专业分析与评估的,而经过理性分析后剩下的就只能看项目操盘人如何发展了。所以大面积创业项目的死亡,对于许多机构来说何尝不是一拳重击。因此,寒冬并不是机构不愿意投资了,而是清醒了。既然投后风险这么大,那么就加强投前理性分析的环节。
对于创业者来说,活下去就是胜利。创业者最为痛恨的无非是抄袭与恶性竞争,现在的确有不少创业者是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他们被成功学洗脑,在一切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认为先上路再说,借鉴抄袭别人的模式套在自己的资源上发展,再谋求融资。在资本寒冬下,这些创业者如果对项目没有一定的悟性与深度的见解,很难在更加理性的投资人面前体现项目的亮点价值。
一家常规企业的成立一定是本着盈利为目的,在盈利的前提下再为用户甚至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所以,创业时连变现都无法摸清,对于投资人来说是非常扯淡的。资本寒冬下,任何没有现金流、没有生产力、没有变现能力的创业公司一定会受到巨大打击,一切为了融资而创业的创业者可能会受到倒闭清算的威胁。所以,对于能够活下去的创业者来说,寒冬又何尝不是一次优胜劣汰的洗礼。
创业者应该做何选择
加速盈利
黄金时代已过,现在时代变了。在资本市场正常的时候,一般是C轮,投资人要求公司开始赚钱。而不好的时候,投资人要求你今天就开始赚钱。创业者都习惯了通过融资获得公司发展的血液。很多创业者的唯一选择就是怀着希望,不断找投资人,希望某一天能感动投资人或者找到那个Mr. Right。可是你在VC市场上花了大量时间,走了一圈还没有结果,就应该好好考虑是不是要开动公司自己的造血功能了。
调整预期
要认识到,在这个环境下能融到资,即使估值低,只要条件不苛刻,已经算是胜利。收购与融资不同,但同样也是股权上的交易,豌豆荚在13年时估值15亿美金都不愿意卖给阿里,为什么现在2亿美金就卖了?时期不同,买家不同,价值不同。对于豌豆荚来说,能够给出高价的卖家只有BAT,然而它们早已完成移动布局,投资重心已经转向别的领域:云计算、O2O、人工智能、文化娱乐、金融……对于巨头来说,眼下豌豆荚已经不是好的标的,不会出现争抢情况。加之整个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阿里巴巴选择接盘豌豆荚,或许更多是买软银的面子。所以豌豆荚在未来不明朗的情况下,再坚持原有估值,可能就来不及了。
财务顾问
一个财务顾问无论是否专业,在保证职业道德的前提下,都能够为创业者提高些许效率。专业的财务顾问,不仅能够帮助创业者包装创业项目,挖掘亮点梳理商业逻辑,同时他们一般都掌握着本地投资机构的信息与资源,能够与这些投资机构即时沟通,对投资机构的喜好、特点、投资逻辑、习惯、领域等都有分析,尤其在资本寒冬的环境下,更能发挥他们的优势。不少创业者认为作为创始人CEO融资属于他们的工作职责,但反过来想一想,在资本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创业者应该去打磨业务与思考变现,而不是花大部分时间在融资上,专业的事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
团结团队
牛逼团队无论如何也是能生存下去的,连街边小店都可以生存,创业精英的生存能力怎么能比他们差呢。Airbnb早期的时候,没有人愿意给公司投资,创始团队只能通过卖总统麦片养活公司。Paul Graham就是看到团队的这股精神才投资了公司,最后公司发展成了共享经济的标杆,估值几百亿。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当年也过过苦日子,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腾讯、网易、搜狐等等公司都因为赚不到钱,处于生存的边缘。幸好SP拯救了中国互联网。这些大公司都通过SP业务赚到钱,并奠定了今天的基础。
真正的创业者自身就有强大的能量,融资对于他们来说也一定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所以对于资本寒冬,大家也无须看得过重,有寒冬就一定会迎春,活下去,才是王道。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订阅号:斧投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