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老师,我要不要为了孩子维持婚姻呢?
丽妍老师:要不要为了孩子维持婚姻,这就是个伪命题。你结婚是为了孩子吗?
来访者:不是
丽妍老师:如果不是,那为什么要为了孩子维持婚姻呢?
当你问要不要为了孩子维持婚姻的那一刻,其实是在说,我不想要这个婚姻了,它已经不好了,我的婚姻已经有问题了,我不幸福,我想放弃了,但是为了孩子,为了你!我在维持!
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婚了!
是不是很耳熟,听到这句话,你是什么感受?
来访者:感觉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好,是我让爸爸妈妈不幸福的。我得尽可能的,去补偿他们。我不能允许自己过得好,我过得好,就是对不起他们。
丽妍老师:是的,当你觉得是孩子在阻碍你的幸福的时候啊,只要孩子稍微有一点点不如你的意,你所有的委屈就会爆发出来。
我都已经为了你,这样委屈自己了,你还这么不听话,不乖,你再这样,我就丢下你不管了!
委屈积压久了,就有可能说出这些伤人的话。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每天都是紧张的,害怕的。
害怕爸爸妈妈分开,害怕自己被抛弃。每天都是在恐慌当中度过的,你真的是为了孩子吗?
来访者:可是我现在已经有孩子了,我不是一个人,我得为孩子负责,如果离开,他就缺失了父爱或者母爱
丽妍老师:我刚刚讲,这就是个伪命题。
要不要离婚,是两性问题,孩子是否缺少父爱或者母爱,是亲子问题。不能用两性问题来解决亲子问题,同样也不能用亲子问题解决两性问题。
要不要离婚,本来是两性问题,拉上孩子,号称是为了孩子而不离婚,其实是利用孩子,逃避直接面对两性问题,逃避面对你们俩本来应该要面对的,已经出现了的裂痕。
虽然你们不离婚,但每天吵架,冷战,甚至打架,离家出走,孩子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是无比的恐惧啊,他害怕你们任何一方会受伤,他很分裂,不知道该帮谁?更害怕你们会分开,害怕被抛弃。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孩子,心理是一定有问题的。要么敏感自卑,要么胆小害怕,要么有暴力倾向。
长大后,找对象的时候,会对婚姻有恐惧。因为他看见的婚姻,是愤怒和抱怨的,随时有可能被抛弃的,是充满暴力的,一点也不令人向往。
走入婚姻后,大概率也会重复父母的婚姻的样子。因为在他的概念里,这就是婚姻的样子,这样的婚姻,虽然痛苦,但这是最熟悉的感觉。而且也不会允许自己活得跟父母不一样, 如果自己过得比父母幸福,父母是为了我,才过得不好的,他们本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我得跟他们一样的,才对得起他们。甚至是牺牲自己,也要让他们幸福,让他们过得好,因为我欠他们太多了!
听到这里,有同感的吗?
有多少是在牺牲自己,为了偿还父母的债的?
孩子,我告诉你,你不欠父母的!
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没有能力去面对自己婚姻出现的问题,所以拉上你一起,这样才让自己看上去不是那么失败,而是看起来很伟大。孩子,这跟你无关,他们自己的问题,需要自己去处理,你要做的事情是,允许自己,过得幸福。
所以,你以为你不离婚,孩子就不缺少父爱母爱吗?你们所有的精力都在用于相互厮杀,相互内耗,你有精力爱孩子吗?
如果你们离婚了,他就不是你的孩子了吗?你就不会爱孩子了吗?
来访者:当然不是,无论怎样,我都会爱自己的孩子
丽妍老师:你觉得离婚后,孩子爸会不爱孩子了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他特别喜欢孩子
丽妍老师:离婚,只是两性关系破裂了,是无法中断亲子关系的。无论怎样,你们都还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否要继续给孩子父爱母爱,是由你们已经决定的,不由婚姻关系决定
来访者:那这样,孩子的家庭就不完整了呀?
丽妍老师:你觉得,维持表面上的婚姻完整是为了孩子好,但你们却从征求过孩子自己的意见。
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里的暗流涌动,对此却无可奈何。
如果父母之间长期争吵打闹,却从不想办法解决,孩子未来为人处世的方式,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他们会觉得,保持沉默,或者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都是可以接受的行为。
他们很难考虑到要如何想办法解决问题?
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来自家庭一代又一代人的示范和传承。
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告知,“无论如何都要维护家庭完整。”
那么,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感情感受都不重要,甚至愿意为表面上的完整牺牲自己真实的幸福。他们看到父母每天压力重重,却不愿意改变这种生活模式,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
他们会认为,幸福是一种稀罕的东西,不容易获得,追逐幸福带来的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因此,他们慢慢学会“得过且过”,这样起码不会有失望的风险。
来访者:我觉得只顾自己追求幸福,不顾孩子,是很自私的
丽妍老师:如果实在没办法继续走下去,又不想办法去解决,还说是为了孩子而不离婚。
看上去非常的伟大,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其实是让孩子在背锅,背你不成长的锅,背你不为自己负责的锅,背你的不幸,是他造成的锅!
来访者:那我该怎么办呢?
丽妍老师:如果婚姻还有希望,建议努力学习如何经营好婚姻,这才是真正为孩子好,也是为自己负责任的行为。
领回属于自己的责任,也用行动给孩子做个榜样,当婚姻出现问题,给孩子树立一个妥善处理复杂感情的典范。
如果实在经营不下去,给不了孩子完整的家,就给他完整的爱吧
告诉孩子,“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但我们还是你的爸爸妈妈,这一点没有改变。”
影响孩子的是家庭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固然最好,但相比父母完整的婚姻,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完整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