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很多人都提倡要做真实的自己,听上去确实很勇敢、很酷。伊贝拉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在自己的新书《逆向管理》中说,所谓做真实的自己这个说法其实是个陷阱,会对人的职业发展产生很大误导。
伊贝拉之所以提出做真实的自己是个陷阱这个观点,有两个原因:
第一,“真实”这个概念很模糊,人都有多面性,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内向的人在讲一个他很认同的观点时,也会表现得很健谈、很外向,难道你能说健谈的他不是真实的自己吗?所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时候,真实的自己这个概念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自我概念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层面,“做真实的自己”这个说法容易让人停留在过去,阻碍了向未来方向的发展。再有,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希金斯发现,人的行为有两种模式:一种叫促进模式,这种模式下人们关注的是目标,是成长;另一种叫阻碍模式,人们更加关注风险和威胁。伊贝拉发现,选择做真实的自己,就是一种阻碍模式。
举个例子,一般来讲,人什么时候会面临真实和虚伪的矛盾选择呢?可以是工作转变的时候。比如你刚到了管理岗位上,认为要跟大家保持距离,摆出领导的样子,可心理还是喜欢跟大家在一块;给下属安排任务的时候也不适应,总觉得自己是在操纵别人。要管的事情多了,人际关系也比以前复杂了,处处都别扭。这个时候你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所谓的坚持真实,去做那些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情;另一种是克服旧有的习惯,尝试做一些不同的事,随机应变。我们应该都能想到,后一种人更容易在职场上取得成功。
既然做真实的自己是个陷阱,那在职业发展中具体应该怎么做?作者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是模仿。用个比喻就是“像艺术家一样偷师学艺”。我们知道艺术家、作家一开始都要大量地模仿经典。职场上也是这样。新到管理岗位上,不妨多观察那些经验丰富的老领导,他们做事风格是啥样的,日常精力分配、工作的侧重点是哪些等等,然后试着模仿,会帮你更好地适应改变。
第二个建议是,关注学习,而非关注表现。也就是要把精力放在学习、成长上,而不是自己的形象表现上。因为关注表现会让人更偏爱做表面文章,而不是真正促进成长的事情。而且关注表现会让人害怕出错,变得保守。比如书里就有个例子,有位项目经理向董事会汇报项目提案,因为提案里有点问题,怕被领导抓住,影响自己的形象,汇报时就照本宣科,中间没有停顿,不给领导问话的机会。结果可想而知,提案本身没被通过,他也失去了了解董事会想法的机会,最后他个人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第三,学会灵活地讲自己的故事。我们知道讲个人故事是表现自我、获得信任的有效方法,但也要注意,要随着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故事的内容和重点。比如一个管理者可以分享他牺牲自己照顾家庭的经历,这很容易让人觉得他有责任感、关心别人。但如果随着工作的转变,新的岗位要求他勇敢、果断的时候,这样的故事就不太合适了,需要选择新的故事来展现新的形象。
以上就是伊贝拉教授的《逆向管理》一书中提出的观点:做真实的自己是个陷阱,会阻碍职业的发展,正确的做法是模仿、关注学习,还有随机应变地讲自己的故事。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