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花了两个多小时看了本蔡垒雷的《认知突围》。这本书通过从源头上提升每个人对最重要的六件事(自己、人际关系、钱、学习、时间、成功)的基础认知,搞清楚它们的内在逻辑,直指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道理,让你思维开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赢家。
这本书从元认知的方式上改变人对一些概念的固定认知,这个过程是需要读者改变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的概念,是反人性的,但是我觉得这个结果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比如:有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当你看完书知道运气怎么来的,或许你就不会在抱怨了!
看完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感悟跟大家分享:
一、别在拿懒惰当借口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只是懒而已。”
每当我听到这样子的话,我心里总会有种冲动想对他说:“不要在拿懒当借口了,说的好像你勤快了就能怎么样了似的!”
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啊,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不过老师们都夸他聪明,就是懒,不肯用功。”事实上,真的仅仅是因为懒造成的嘛?
作者却不这么认为,作者认为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的欠缺,他们对于如何正确做事的认知模糊不清,同时也不清楚付出更多的成本能否带来更好的结果。所以选择懒的这个行为,本质上是看不到正确做事能带来的巨大好处。
告别懒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作者告诉我们:
首先要学会分解任务,当你完成阶段任务获得奖励你才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其次,多想想完不成任务你所要承担的后果。
最后,培养自己的界限感,养成说断就断的习惯。
二、好运是可以被创造的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所以才把生活过的一团糟。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然而并非如此!
很多人在取得很大成就以后,别人询问他成功的秘诀时,总会淡然的说是自己的运气好。其实这会给人带来错觉,就是成功的人只是比自己运气好而已,如果自己也有这么好的运气,自己说不定比他还要成功呢。
其实,很少有人去分析: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运气一直好,有的人却总是很差?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机会,也不知道如何开启机会给自己带来一个个好运。
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然而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和条件不一样,因此开启机会的时间也不一样。如果你什么资源都没有,那即使机会放到你面前,你也识别不出来,更谈不上抓住他实现自我的跃迁啦!
去年自己听自媒体群里的大佬称:2018年是原创视频的红利期,于是在自己已经怀有身孕的情况下,整天忙于视频的拍摄,生怕自己错过这波红利。注册了好几个账号,拍摄的内容有生活类、三农、美食等好几个领域,结果可想而知,由于一直做加法,每个都想做,又要看孩子,还要拍摄剪辑,结果可想而知,一个也没做好,由于每天工作量大,经常忙到深夜,要是完不成当天的任务,更是焦虑的不行。
其实,很多人能抓住机会,大多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已经深耕很久,有一定的资源和条件,所以当机会来临时才可以识别它并加以利用罢了!
现在你对“老天没给我机会”这件事的认知有没有加深了一层?你不是没有机会,机会一直在那里,只是你没有满足开启它的条件而已。
你就像一只无法停止爬行的小虫子,不停地用你的触角去触碰周围的各种机会。然而有时候,由于自己没有相应的触角,探测不到对应的机会;有时候,你发现自己有相应的触角,探测到了机会,却发现长度不够;等你努力长出了相应的足够长的触角,又发现由于不断前行,刚才的机会已经远去。于是,你只能继续前行。
然而这根长出来却已然错过“机会”的新触角是否就无用了呢?不,你迟早还会再用到它。你要相信,所有的触角最终都会被用到,有的可以单独使用,有的可以组合着用,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当你多一条触角前行时,不仅仅有可能接触到更多的机会,而且通过不同触角的排列组合,其实你能打开另一片天地。
三、知识不是无用的,是你不会用
很多人之所以吐槽“读书无用论”就是在于他们把获取的知识当成死知识,没有灵活运用,服务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好!
这就需要我们拥有知识变现的能力,作者认为知识与知识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很多时候几个简单的知识相互串联起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组合效果出现,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同时知识组合也不是随意拿来就组,想要找到更高效的变现模式,主要看两点:
第一,别人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你的知识变现模式。这表明你的知识是否稀缺,变现模式是否能被简单模仿。
第二,你的知识变现模式是否有足够广的受众。
所以,努力寻找自己现有知识的最佳变现模式,是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我们现在就可以拿起纸和笔把自己拥有的知识技能都列出来,然后看看能不能组合出什么有意思的职业,或者能不能创造出新的服务形式。
由于网络边际趋近于零的特点,最好的知识变现模式是什么?以增加人数为主,以提升价格为辅的变现模式(不断降价直到继续降价也不怎么增加人数了为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影响力变现”。
只要你的某一个方面可以真实地聚拢一批人围绕在你的周围,那么就可以说你在这个方面拥有影响力。影响力的中心和聚在中心旁的个体之间是层级关系,越靠近中心的人层级越高。层级高有什么好处呢?不仅中心作为最高层级可以向其他层级的个体输出价值来获取经济利益,那些靠近中心的人也同样可以向更低层级的个体输出价值来获取经济利益。
因此,我们要先找到自己的影响力范围,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输出独特价值的点,以扩散而非挣钱为目标去向更多的人持续输出,努力成为这样的价值中心。影响力变现才是网络时代知识的正确变现方式。
四、金钱的由来
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忙着挣钱,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到底该怎么挣钱”这件事。
作者认为:钱是价值和风险衡量的尺度
如何通过价值挣钱呢?这就需要你掌握两点:一是你擅长,二是别人有需要。比如:你很喜欢养狗,你的邻居家也养了一只狗,但是最近她要外出几天,需要把狗寄存在你这,让你帮她照看一下,这个时候雇佣关系就出现,同时抛开人情的话,你是可以获取金钱的报酬的。
此外,当我们挣到的钱来赚钱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承担风险。
五、你的社交可能是瞎忙活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讲求人脉,熟人好办事也是这个道理。然而,很多人忘了社交的目的是什么,于是变成了为了社交而社交!
作者告诉我们:社交的本质是等价交换,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因此,提升自己内在能力才是王道,这也是为什么越优秀的人社交越少的原因。同时他们也更注重社交的质量。
作者在书中举了乐视的创始人贾跃亭。贾跃亭就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的专注者,莫看他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其实他的社交比例非常小,不过他很懂社交。曾经有人说,如果一位你认为“值得交往”的朋友夸你的新车漂亮,“慷慨”的你也许会把车借给朋友开几天,而贾跃亭会直接送给他。
对于孤独的专注者来说,社交的比例小而关键,但正是因为平时节省了社交时间,所以在精益求精的社交上才需要有魄力拿出更多的交换价值。这是代价,只要在同等时间内,因专注于进步上的产出高于同等时间在社交上获得的交换价值,这条路于你而言就是更有效率的,反之亦然。
当你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社交定位,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犹豫都有了决策依据,这会大大提升你的时间使用效率。
六、知恩要马上报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要知恩图报的道理,却很少人知道要什么时候报合适,作者认为,知恩要马上报。因为恩情会打折,没及时还上,就会造成认知不一致的状况,一方认为对方寡恩薄义,另一方认为对方小题大做。
这个世上很少有人懂得价值的即时交换的重要性。价值的即时交换就是,你为我做了什么,那我又能即时提供些什么。这样看上去是不是很功利?很功利就对了。
每份广义上的恩情在未达成前最大,但由于未实施,那时还未能称得上恩情,真正意义上的恩情是在刚完成的那一刻达到峰值,接着就会随时间慢慢衰减,因此价值交换应当讲究即时性。
不管对方是否需要你的回报,你的回报都会带给对方惊喜和愉悦。这既是为下一次潜在的互助可能性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一种增进人际关系的好方法。你可以让对方看到,自己能有即时回馈,任何时候帮你都不白帮,而在你有了即时回馈之后,你们又回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而不是在接下来的社交中,你始终处于不平等地位的状态。
以上是这本书的精华部分,也是我收获最大的部分。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更加的透彻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