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ystemic response to surgery triggers the outgrowth of distant immune-controlled tumors in mouse models of dormancy,if=16.761,Sci Transl Med. 2018 Apr 11;10(436). pii: eaan3464.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n3464
背景
临床现象:乳腺癌原发灶切除术后,一大部分患者会在术后12-18个月出现远处复发,一般术后1-1.5年复发,称为同时性复发synchronous 。结直肠癌肝转移有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的定义,《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3》中,将直肠癌术后6个月内的发生的转移称为同时性肝转移,6个月异常定义为异时性肝转移。等到v2016版时,同时性肝转移(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是指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称为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又可分为"早期异时性肝转移"和"晚期异时性肝转移"。
关于乳腺癌术后1-1.5年复发的推测,有人说这是疾病的自然进展,也有人认为是手术刺激了肿瘤细胞的生长。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在发病诊断时,已经有肿瘤细胞在远处种植了,有些患者肿瘤细胞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另外一些患者肿瘤细胞再次增生生长,具体是那些因素刺激了静止状态细胞的在生长?
题目里有三个关键词:手术引发的炎症反应、免疫控制的肿瘤细胞、肿瘤潜伏期的大鼠模型。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如何量化,有哪些biomarker?如何鉴定远处定植的肿瘤细胞,而且还是被免疫控制的呢?乳腺癌潜伏期的大鼠模型如何制备,模型怎么评价成功?验证炎症使远处肿瘤细胞生长的原因的逻辑如何安排?
动物模型的制备
Balb/c小鼠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动物模型,将D2A1乳腺癌细胞种植于Balb/c小鼠皮下,会形成乳腺癌移植瘤模型。GFP绿色荧光蛋白是有效刺激T细胞的抗原,通过基因工程制作能表达GFP的D2A1乳腺癌细胞,再皮下注射,产生的肿瘤细胞含有GFP会激活T细胞的免疫功能,肿瘤生长反而受到抑制。在免疫功能受损的NOD/SCID小鼠,种植D2A1-GFP瘤细胞,肿瘤生长并不受影响。NOD/SCID=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非糖尿病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小鼠。
为什么D2A1-GFP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是针对GFP的T细胞的免疫杀伤在起作用吗?收集移植瘤模型中引流肿瘤淋巴液中的白细胞leukocytes,体外ex vivo将其与D2A1-GFP瘤细胞共培养,可以检测到白细胞释放大量IFN-γ,提示激活细胞免疫。IFN-γ是细胞免疫激活的标志物。这种细胞免疫需要CD8+细胞和GFP抗原结合起作用。中和抗体删除小鼠体内CD8+,肿瘤生长不受限制;GFP免疫耐受小鼠体内,CD8+不会识别GFP,移植瘤生长同样不受限制。(需要制备GFP转基因小鼠,在生殖细胞内即表达GFP,之后动物对GFP形成免疫耐受)。
上述方法制造的D2A1-GFP移植瘤模型,肿瘤长到一定程度会停滞,持续2-3周后发生排斥反应致肿瘤缩小。在停滞期考虑肿瘤生长和机体细胞免疫达到平衡状态,而这种平衡状态很容易被破坏,比如手术刺激。
手术应激如何实施及评价(没有评价)
重点放在切口愈合,教科书描述经典切口愈合: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首先聚集,之后纤维母细胞修复和血管形成。切开动物模型皮下,植入无菌聚乙酸乙烯海绵,即可产生经典伤口愈合模型,而且这种伤口愈合方法可以产生比较一致的biological response。如果是采取切除原发肿瘤的方法,创面和出血等刺激在每个动物模型都不完全相同。
之前的疑问:局部的炎症环境是否不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答案是:局部的炎症环境,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不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反而促进肿瘤生长。不是不利于肿瘤细胞生长,而是不利于免疫细胞发挥功能了。将免疫原性肿瘤细胞D2A1-GFP注射至切口海绵处,肿瘤生长明显增大,而没有切口或注射至切口远处,肿瘤细胞生长相对较缓慢。
局部手术切口炎症引发全身免疫反应受损
将手术切口和免疫原性的肿瘤细胞注射于Balb/c小鼠不同部位,模拟机体远处的潜伏肿瘤细胞,发现手术切口仍旧可以促进远处瘤细胞的生长,该作用主要是通过手术炎症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发挥作用,因为在immunocompromised的NOD/SCID小鼠中,手术切口炎症并不能影响远处瘤细胞的生长情况。该部分实验首先是模拟手术切口,然后再注射D2A1-GFP瘤细胞,观察瘤细胞生长情况。
临床实际上首先由乳腺癌细胞的远处播散,然后再做手术,那么该次手术对术前那些播散的肿瘤细胞有没有影响。可以先在Balb/c小鼠体内注射D2A1-GFP瘤细胞,体内瘤细胞生长和免疫控制达到平衡,然后再模拟手术切口炎症,观察瘤体生长情况。结果同样显示肿瘤生长增加。
最后改变手术切口炎症造模方法,只给予小鼠皮肤切开缝合,炎症反应损伤更小。即使如此,仍然可以影响远处已达到免疫平衡状态的肿瘤细胞,使其生长增加。要证明手术引起的全身性炎症会促进远处肿瘤生长,分别选用了切口植入海绵和单纯切口等不同的炎症模型方法,多方面论证。
作者还选用了黑色素瘤细胞B16,制作B16-GVAX免疫原性肿瘤细胞,接种C57BL/6小鼠模型,同样观察到手术切口所引发的全身验证反应,可以促进瘤细胞的生长。
局部手术切口如何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影响瘤体
教课书上关于切口愈合过程描述:伤口局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穿透血管壁转移至伤口周围,释放趋化因子继续引导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转移,最终释放大量炎症因子。需要明确全身炎症因子情况。抽取模拟手术切口的小鼠血液,检测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发现中性粒细胞和炎性单核细胞增多,IL-6、G-CSF和CCL2增多,其中G-CSF和CCL2分别趋化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穿透血管壁。伤口引发的全身炎症和局部炎症基本相同。
哪一种肿瘤局部炎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cells(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会影响肿瘤生长?分析移植瘤体内白细胞数量情况,发现CD8+ T细胞数量与瘤体大小呈反比、与D2A1-GFP瘤细胞数量成反比,而髓系来源的CD11b+与CD8+T呈反比,与D2A1-GFP呈正比,提示CD11b+可能对抗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利用anti-Ly6G抗体可以删除小鼠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删除中性粒细胞之后并不影响肿瘤生长。而抑制单核巨噬细胞转入移植瘤后,瘤体生长受抑制,提示单核细胞是介导免疫抑制的元凶。其实单核细胞转入瘤体内转化为巨噬细胞,又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在其他文献报道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那么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否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呢?检测D2A1-GFP移植瘤体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发现其表面PD-L1表达升高,升高的PD-L1可以和CD8+T细胞表面的PD受体结合,从而抑制CD8+T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采用PD1抗体处理移植瘤小鼠,发现不管是切口炎症小鼠还是未切口炎症小鼠,CD8+杀伤作用增强,肿瘤明显缩小。提示免疫原性移植瘤是immuno controlled的肿瘤,其中PD-L1的低表达在其免疫控制中其重要作用。
控制手术切口引发的炎症反应,是否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
上述数据已经提出相对完善的手术炎症导致肿瘤复发的大体机制,如果上述推断成立的话,给予美洛昔康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将会减轻肿瘤的复发或动物模型上的瘤体生长。查阅相关文献,确实有回顾性研究报道乳腺癌术后利用NSIADs类止痛药的患者,肿瘤复发率显著降低。只是文献中没有说明:是NSIADs止痛药直接具有肿瘤抑制作用,还是通过其他抑制炎症的机制抑制肿瘤。NSIADs究竟是通过哪种机制抑制肿瘤生长?作者所用的模型即可验证:D2A1-GFP移植瘤模型,分为手术炎症组和非手术组,给予美洛昔康抗炎后,观察哪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手术组瘤体被抑制、非手术没有被抑制,则为抗炎机制;手术组瘤体被抑制,非手术同样被抑制,可能为直接抑瘤机制。
美洛昔康又是通过何种机制而影响肿瘤的生长呢?美洛昔康可以引起肿瘤浸润的巨噬细胞(tumor infiltrated TAM)表型改变,他可以抑制TAM表面CD206的表达,而CD206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是同时美洛昔康会升高TAM表面的PD-L1,作者解释为TAM升高的PD-L1是机体肿瘤免疫增强的标志。
总结
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诊断时已有大量癌细胞在原发灶之外定植,由于机体的CD8+T的免疫杀伤作用,远处定植的癌细胞一直处于CD8+T细胞的监视之下,两者处于动态平衡。直至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大量单核细胞转移趋化至定植肿瘤细胞周围,转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的PD-L1可以抑制CD8+T的免疫杀伤作用。平衡被破坏,定植的肿瘤细胞爆发生长,远处肿瘤复发。如果围术期口服NSIADs抗炎镇痛药物,可以明显降低早期肿瘤复发。(NSAID analgesic ketorolac used perioperatively may suppress early breast cancer relapse: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triple negative subgroup.Breast Cancer Res. Treat.134, 881–888 (2012)Reduction of breast cancer relapses with perioperativ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ew findings and a review.Curr Med Chem. 2013;20(33):41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