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释宝昙《送隐上人还玉峰二首》
西风已挂沐猴冠,人语溪声亦少宽。
家有如山牛粪火,为君煨栗劝加餐。
-2-
说说古诗词当中的“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出自《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为韩生讥讽项羽(项羽为楚国人)之语。故后以此谓:虚有其表,得意忘形。
前引释宝昙之《送隐上人还玉峰二首》:
西风已挂沐猴冠,人语溪声亦少宽。
即是化用沐猴而冠的典故。
宋诗又谓:
置俎均牢彘,峨冠信沐猴。方矜几上肉,已随幄中筹。
海岳归三尺,衣冠閟一丘。路人犹指似,山下是鸿沟。
——苏敖《鸿沟》
似化用沐猴而冠典故谓世间牢笼事?
宋代李伯虎有短词谓:
憎人虎豹守天关。(并)嗟蜀道、十分难。说与沐猴冠。这富贵、於人怎谩。
忘形尊俎,能言桃李,日日在东山。不醉有馀叹。唱好个、风流谢安。
——李伯虎《太常引(仲履席上戏作)》
“说与沐猴冠。这富贵、於人怎谩”,便是借沐猴而冠诉说得意忘形,乃至于数典忘祖之流。
仍是宋代,文豪苏轼说: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
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苏轼《临安三绝 锦溪》
苏轼算是为沐猴而冠正名了。
-3-
说图
这是2017年元旦庐山之行。这个季节的庐山,酷冷,有积雪。
转过山路,忽然看到一对山猴母子相依偎。
小猴子尽显安逸;母猴闭目养神、若有所思。
自得恬静之乐。
-4-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