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有趣还蕴含在字里行间,细枝末节。因为林语堂先生是用英文写作的,为了能让外国人看得懂,所以一些说法都会换成让现代人好理解的词汇。
比如他会将金钱进行换算。在苏东坡被贬黄州时,生活的确困难,他花钱有一个特别预算方法,“日用不得过百五十”,这里林语堂先生在括号内注解到等于美元一角五分,确实能让人立即感受到苏东坡的困窘来。
再如关于年份,他一定会在皇帝年号旁注解公历年份。一想到距离我们不到一千年前有这样一位精彩绝艳的大儒,真让人心驰神往,好像这漫长的年岁界限消弭于无痕了。
为了更好地解释苏东坡的地位,林语堂先生写道:“以人物论,颇像英国的小说家萨克雷(Thackeray);在政坛上的活动与诗名,则像法国的雨果;他具有的动人的特点,又仿佛英国的约翰逊。不知为什么,我们对约翰逊的中风,现在还觉得不安,而对弥尔顿的失明则不然。倘若弥尔顿同时是像英国画家庚斯博罗,也同时像以诗歌批评英国时事的蒲柏,而且也像英国饱受折磨的讽刺文学家斯威夫特,而没有他日渐增强的尖酸,那我们便找到一个像苏东坡的英国人了。”或熟悉或不熟悉的外国著名作家、诗人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流淌。他真的在努力将苏东坡的形象推广至全世界。
文中用这种比对的手法还用来形容过李白和杜甫。“若与西方相似之人比较,李白,一颗文坛上的流星,在刹那间壮观惊人地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近。杜甫则酷似弥尔曼,既是虔诚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
这种“以人物论”的方法,其实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所体现。向朋友介绍一位陌生的人时,总会把他的性格和外貌与相熟的人作比较。甚至追星族在看待“新人”时,免不了在他们身上看到“前辈”的影子。在教育中,我们会在某些认真的优秀的老师身上看到一些大家的影子,一问,也确实在学习他的方式方法。
我本人在大学期间确实接触过一些外国名著和作家,但要我像林语堂先生一样把他们和中国文人对比起来是做不到的。很敬佩能如数家珍,洋洋洒洒写下这类文章的作家,真真学识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