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2020/吉
父母是唯一不用培训就可以上岗的职业,一想到这总免不了心里叹口气。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八阶段里,前三阶段(即学前阶段)父母的影响非常之大,虽然这一阶段对整个人格形成的影响并无定论,但不可否认谁都希望在人之初能给后代带来积极的作用而非相反。可惜事与愿违,父母们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好在孩子们也没我们想象那般脆弱,他们也会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
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生养孩子不等于养育孩子,孩子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我们去关注。而6岁前的那段时光,往往被我们忽视。首先,我们自己对那段遥远的时光只有模糊的记忆,似乎在我们的人生中并未留下太多印记;其次,这时候的小孩子的很多言语举动我们觉得可爱却不屑一顾;最后,我们觉得只有娃真正长大了才能和他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和教导。而科学研究也无法对这些小魔法师进行太多有效的实验去验证,导致这段时期的养育大多是凭不可靠的经验或者纯粹父母直觉。所以,在我家育儿的一堆书中,目前为止这方面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两本,一本《情感依附》,另一本就是《魔法岁月》。
这两本是比较偏专业的育儿心理类书籍,还好翻译还算通俗。不过某些部分我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吃力。比如书里一开始就提出何为心理健康?是爱与安全感,富于建设性的玩具,有益身心的同伴,坦诚的性教育,情绪的适当宣泄与适当控制等等?我觉得能做到这些很好了,但书里指出,用这些心理大餐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成长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却乏味无趣的人。不要误以为满足感,即“幸福”,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不仅需要关乎自我的和谐(基本需求和自我为中心),还包括一整套完整价值体系,而这里就要涉及到道德感和社会需要。而最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取决于如何在自我与社会间平衡很好的维持,通常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人格内部的这两股力量。这里对心理健康的解读也是后面对孩子精神世界探索的一个基础。对孩子来说,他就需要经历无我-发现自我-自我需求与客观现实平衡的过程。
孩子18个月以前,魔法师登场。他形成了早期依恋,区分自己和外部世界,探索这个世界,也在逐渐自我发现,这时的世界以他为中心,他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作为父母需要充分尊重孩子自身发展规律,父母是规则制定者,但是也往往会曲解孩子的意愿,对孩子过早过高的给与期望。宝宝哭了,该不该抱?(区分宝宝哭的程度)按需喂养还是按时喂养?(越小越得按需喂养)如何开始排便训练?(不宜过早,宝宝困惑)假装游戏对宝宝缓解焦虑的意义?(小魔法师的自我调节方式)。这一阶段,父母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有时候需要细心回忆下是否最近提出了新要求,如果新要求对于孩子来讲难以接受,可能就是引起貌似毫不相关的新问题的原因(书中有大量例子)。
18个月到3岁,孩子开始学习语言表达,语言可以帮助孩子控制情绪与冲动。这时候的孩子是半个魔法师半个科学家,他发现世界不是如他原来所想的那样,自己可以无所不能,有时候也需要在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客观情况下妥协。同时在父母爱与教导下,道德感与良知逐渐形成,但是孩子的自控力相当弱,需要父母给与外界辅助,但过度纵容或过度严格都会引起不良后果。童年早期孩子的许多恐惧,不容易辨认,它们都被乔装打扮了,因此,父母可能很难辨别出某种行为是一种焦虑的表现形式。所以,孩子的很多问题需要细心的父母去分析,而不是只有惩罚一种形式。
3岁到6岁,孩子最后的魔力即将消失,理性思考脱胎于魔法思维。他们往往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时性教育的意义,不仅是告诉孩子生殖的知识(他们还是似懂非懂),还要教孩子识别自己的性别角色,让他作为男孩或女孩感到满意;与父母有亲密而有力的情感联结,但也不能妨碍孩子将来有自己的爱情与婚姻。他们这时的良知形成与父母对他们的爱的赞扬或严肃的批评息息相关,而最有效的惩罚则是那些与孩子错误有逻辑关系的后果,这样能使孩子吸取教训。反之,任何无直接关系的惩罚,过重会引起孩子报复心理,过轻也毫无意义。最重要的事,管教方法是否有效取决于基本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在管教孩子时经常束手无措,最好坐下来想一想什么地方出了差错,是什么在破坏亲子关系。还有一点我觉得大家容易忽略,要把孩子感受痛苦和表达愤怒的权力还给他,不要因为觉得他太小或舍不得,错过让孩子学习承受和处理焦虑的机会。
整个0-6岁前的这段时光,对孩子整个人生发展究竟有多少影响,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这段魔法岁月里,父母之爱无可代替。而当你为孩子的养育问题头痛时,一般父母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解释孩子的行为动机,但实际上,孩子成长的列车却奔驰在另一条轨道上。但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及其思考方式,在养育时,我们就更容易成为他的“搭档”;在管教他时,更容易做到教导他而不是惩罚他;我们可以向孩子那样思考,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小小魔法师,让我们一起进入他的世界,并且跟他商量:“接下来要完成什么任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