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是他们不知道。
华裔女作者伍绮诗在《无声告白》全书的开篇就把一个悲剧的结尾展示给我们,因为她知道,当我们将全书读完之后会明白,这注定是一个悲剧,这个16岁的小女孩不得不死,不论是自杀还是意外。
莉迪亚是整本书的中心人物,也是书中这个五口之家中心,十年间,她将全家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穷尽毕生的力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作者说,和所有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内心软弱的父亲詹姆斯,强势且执着的母亲玛丽琳,急着逃离的哥哥内斯,躲在角落的妹妹汉娜,充满疑点的邻居杰克。接下来让我们逐个走进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去了解他们。
詹姆斯是一个生在美国的中国人,来自底层社会,父母是学校食堂的帮厨和保洁。他应该是当时整个美国最能理解他的孩子们处境的人,也是最能给他们支撑、温暖和鼓励的人,因为他的童年,可以说他一生都活在别人的异样眼光中,孤独而恐惧。
直到玛丽琳,他的妻子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并隔着办公桌亲吻了他,他的世界被照亮了。当玛丽琳拥抱他的时候,他觉得是美利坚在向他张开怀抱,他终于被接受,这种感觉兴奋而忐忑。随后内斯和莉迪亚,汉娜相继出生,詹姆斯成为了一个父亲,一个并不成功的父亲。
一个人有多软弱就会有多自私,一个父亲的内心软弱将是孩子们最大的悲剧。詹姆斯的内心是软弱而缺失的,无可厚非也难以原谅。
害怕失去保护色
在书中,玛丽琳丢下丈夫和孩子离家出走,是全家人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包括当时尚未出生的汉娜。回来之后的玛丽琳其实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将这些转嫁到年仅5岁的莉迪亚身上,用一种近乎残忍却自以为有爱的方式。关于玛丽琳之后还有专篇分析,这里就不细述了。我们探讨一下詹姆斯是否发现玛丽琳的变化?答案是肯定的,玛丽琳过分的执念,幼女无助绝望,都如此明显,但是他不想看见。因为玛丽琳回来就好,玛丽琳的存在就是自己的旗帜,证明自己和这个家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只要她回来,只要她还在就好。
更加关注自己的痛苦回忆
詹姆斯一直在逃避过去羞怯、胆小的自己。看见大儿子内斯在泳池边低着头夹紧双腿时,詹姆斯怒不可遏,厉声呵斥内斯,因为内斯的样子让他想起了那个年龄的自己。当内斯被其他孩子嘲弄,奚落时,他慌张的无所适从,却看不见他的孩子也正在承受他当年的痛苦。没有温暖鼓励,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深有同感。直到某天看见儿子已经成为当年的自己,才感到难过羞愧。
内心需求的强制转移
面对二女儿莉迪亚的时候,詹姆斯的眼睛放出灼热的光芒,将莉迪亚灼伤。“到学校多交朋友”,“为什么不和同学一起出去看电影?”“给同学打个电话吧!”詹姆斯反复重复这几句话时,我们几乎可以感受到莉迪亚的绝望。一个父亲,自己在充满种族差异化的生活中缩成一团,反而要求年幼的女儿在这个目光如刀子言语似枪子儿的环境里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甚至在女儿害怕、退缩的时候还要从背后推上一把,逼她向前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和遗憾。
不停寻求庇护
莉迪亚的死,让詹姆斯再次陷入恐惧无助,并将一切重新归咎于自己的种族,而此时的他表现的是一种对命运的屈服和生活的放弃。在女儿葬礼的当天,他和自己的助教,一个和他一样肤色的中国女孩儿上床。这一次他在这个中国女孩儿身上寻找同类的庇护和安全感。并认为一开始的结合就是错的,莉迪亚的出生就是错的。此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莉迪亚的悲剧有先天的原因,更多的是他们之后的选择。
作为一个生活在那个年代美国的中国人,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不被接纳的痛苦。格格不入的肤色和面孔,卑微的出身,周围同龄人的戏弄让这个男人始终保持着讨好与怯懦,造就了他内心的缺失和软弱。他无时无刻不想尽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更“普通、合群”。却他始终只有几个熟人,没有朋友。以至于他将被接纳作为人生的一个目标去实现,并以此要求自己的孩子们。
合上这本无声告白,我总会想:如果詹姆斯敢于面对曾经的自己,并用自己的经验疏导孩子们,告诉他们自己的特别其实并不可怕,要接受并认可自己的“与众不同”,孩子们面对质疑和嘲笑的时候是不是会更从容;
如果詹姆斯不执着于自己曾经的孤独,会不会告诉孩子们,“去吧,勇敢的到人群中去,哪怕最后没有人和你做朋友,你也并不孤独,家人一直都在。”
如果詹姆斯能质疑玛丽琳教育上的错误,莉迪亚是不是就不用每天被淹没在自己并不想要的“医生”梦里。
长出一口气,还好这是一本虚构的小说,但愿这只是一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