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山野人家,小径悠长,雨幕重重又重重,犹见远山空蒙。这便是我每次清明上坟扫墓时的最深记忆。
我是在乡下小镇出生的,家族中的老人们特别重视清明扫墓,儿子孙子辈若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每个家里必须有一个人作为代表上坟祭祖。墓地一般都在偏僻的郊区或者山上,就算开了车,也还是要下来步行好一段路。我很不明白,为什么每次清明前后都要下雨,就算之前不下,到了清明当天,肯定会洒下那么点雨花。我本是喜欢雨天的,可到了这个时候,便觉得那淅淅沥沥的雨滴很惹人讨厌,为什么它就不肯消停一会儿?
雨后的乡间小路十分泥泞,从我爷爷奶奶家到太爷爷的墓地,必须要经过几条田埂,每走一步鞋底就沾上一点泥巴,不多时脚上的鞋子就有几斤重了。更可恶的是,那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不肯停,好像清明少了它这场雨就不是清明一样。我脑子里迅速闪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么一句诗,莫不是自古以来,雨就是跟着清明的?
年少时的我可不懂那么多常识,是以“清明为什么会下雨”这个问题曾困扰了我好久。其实清明除了是一个节日之外,还是一个节气,想必不少人都背过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只差一两天。
“清”指的就是清明,这是古代人民根据每年的天气变化总结出来的。每到清明,气温就会升高,雨水也会随之增多,正好适合春耕,农村地区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
清明之后,万物复苏,春意盎然,适合出门踏青郊游。古代的女子们都很喜欢清明这一节日,因为她们平日里不被允许自由出门,唯有清明之际,才可以光明正大地外出踏青。
每个地方的清明风俗可能都不太一样,在我的家乡,老人会带着儿子孙子辈一同前往墓地,在逝去的亲人坟前摆上几样小菜,有酒有肉,焚香拜上三拜之后,再烧纸钱、放鞭炮,祭祀后的酒菜带回家食用,吃了之后可以得到先人的保佑。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不怎么相信这个,但老人们可是很看重的。
到了清明节,人们思念的大多是已经故去的亲人,只要不是忙得抽不开身,一般人都会赶回家扫墓,趁此机会去拜祭一下他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人之所以“欲断魂”,或许就是因为远在异乡,无法赶回去扫墓,眼看别人都跟家人一起,三五成群上坟去,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吧。相比现在,古人更加重视清明节,风俗也更多,比如插柳啊,蹴鞠啊,斗鸡啊,等等。
杜牧的这首《清明》被很多人誉为叙事最详细的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应俱全。诗的内容也很有意思,有很多画就是依照该诗而作的,牧童遥指的形象异常生动。诗人雨中思乡,心生愁怨,想找个地方避避雨,喝点酒。人生地不熟的他叫住了一个过路的牧童,问他附近哪里有酒家。牧童指着远处道:“那边的杏花村就有。”
这首诗传开之后,不少酒家纷纷挂上“杏花村”的旗子,这三个字差不多成了酒家的代名词。
直到现在,依然有“杏花村”酒的存在。这也算是个老牌子了,杜牧可能不会想到,他随便写的一首诗,居然为中国的酿酒事业打出了这么响亮的广告。
除了杜牧之外,北宋黄庭坚的《清明诗》也颇有名气: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和杜牧写诗的着重点不同,他主要表达自己对清明的感触。诗中提到了两个很有名的典故,一是齐人(有一妻一妾那位)在墓地吃人祭祀剩下的东西,吃得满嘴油腻,回家却对妻妾谎称大官请自己吃饭;二是春秋贤士介子推不愿做官,隐居深山后被晋文公放火烧山,抱树而死。这两个典故都跟清明节有关。
春分过后,等到春雨绵绵之时,清明就在眼前了。
更多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日最美古诗词”,每日带你领略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