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儿,今天想去哪儿玩?“
“妈妈,我想喂鸭子,我们去买点馒头喂鸭子去吧!“
”好的呀,家里还有些多余的馒头,我们用这些馒头喂鸭子和鸽子,然后一起滑冰玩!“
过后,奔儿自己踩着他的爬高专用神器粉色四方小板凳,从冰箱里拿出两个圆滚滚的馒头装到一个塑料袋里,然后屁颠屁颠地摸索上他的专车。
每周末,我都会问他,想去哪玩,他的答案几乎如出一辙。北交大的明湖里养着十几只鸭子,同住的还有二三十只鸽子,它们时而盘旋在上空,时而飞落到湖边啄食。这些小动物们活泼得不像个样子,好像一点儿也不怕这四九的严寒。现在,整个明湖就像是个大冰块,唯有北面一小块区域的流动水,供鸭子们嬉戏。明湖附近的假山和空地,也没辜负了这冬季的阳光。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虽然在我看来这明湖只是篮球场大的水池,却成了小朋友们欢乐的场所。
整个场地,除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八周岁以下均是标配一个家长的陪伴。哪里是孩子的聚集地,哪里就是家长的聚集地。平日带孩子出来撒风,在确保安全的环境下,我和李先生一般都是远远地看着奔儿玩。我们俩坚信这样会让孩子快速成长,让他自己去探索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人。奔儿的性子大概是随我多了些,天生自带胆小腼腆的潜质,因此这些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时不时会收到很多大叔大婶的建议:三周多一点的孩子,自己玩太危险,看紧点!确实,孩子的安全非常重要,不经意间危险就会来敲门!事情发生在奔儿两岁半时,晚上7点左右,我俩从超市出来,本想着乐乐呵呵一起回家做好吃的,我在前面走,奔儿在后面追,路过花园台阶时,他却停了下来。台阶附带着一个爬梯坡度,方便行车上下,让奔儿用来做滑梯,结果他的额头撞在台阶尖角上,血立刻模糊了他的眼。我确定他当时很害怕,一直在喊妈妈,带着他奔波了几家医院,最终在儿童医院用医用胶水将伤口粘住。处理完伤口已是凌晨,他在我的怀里沉沉地睡着了!额头上的疤痕也会陪着奔儿一起长大!事后,我也被李先生责备一番,怎么会没有辩清那里的危险系数。这个教训让我对孩子玩耍的空间有了更谨慎的观察,遇到突发情况也要冷静对待!
我和李先生对孩子的教育一致认为,只要他想做,就尽量让他去尝试。我经常在他做危险的事情时阻拦他,并对他说:妈妈可以让你尝试做,但危险的事情坚决不允许!你要学会保护自己!烫水,电,火,刀具,包括小零件的吞咽和掏耳用的细小工具,这些我严肃喝止。孩子天生自带察言观色的能力,做与不做,危险与否,他能在我的态度中感受到。奔儿,特别乐忠于爬高,走到哪儿,都要先痛快地爬一次再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在他做危险大动作攀爬时,我是寸步不离。久而久之,他似乎逐渐掌握自己的能力限度,从多陡的地方开始爬,从多高的地方往下跳下,自会拿捏。危险有时候,不是我告诉他,而是他自己在体验中去感受疼痛与害怕。每一次的磕碰摔倒,教会他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
远远地看着他玩耍,更重要一点是想锻炼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之前和他shopping时,他看到自己想吃的零食或者玩具,我尽量让他自己去拿,自己主动和售货员接触。然而几次练习中,我还是失败了!有时一听到我让他主动交谈,居然远远地跑开,还很害怕的哭起来。我知道不能强求,不能强迫,是时候未到。在湖边玩耍的孩子很多,家长们大都紧紧地跟在孩子身后,孩子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家长都会给予一些建议和想法,只有我好像和那些家长们格格不入,在一旁远远地看着。奔儿玩的时候,一般不会带上我,只有在他需要请求帮助的时候喊我一下。
奔儿玩耍的时候,似乎总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一会儿和一伙儿小朋友捡冰块,比赛谁捡的多捡的大;一会儿又加入大朋友爬树的游戏里;一会儿又跑到玩飞机的团伙里去。他跑去哪里,去做什么都是他自己安排!这个过程当中,他很愉快地和陌生的小朋友和家长们说出他对游戏的想法。只有在和小朋友发生冲突的时候,我插进去,帮助他如何处理问题。快到中午了,奔儿或许玩得有些累,拿着剩下的馒头去喂鸽子。剩下最后一大块,被他一口一口地吃到肚子里。周末的玩耍时间,我从不督促他回家,饿了他自然会走。
养个孩子真觉得好玩,借着他的眼睛让我重新体验一把儿时的乐趣。在陪伴他的过程中,我也时不时会说,奔儿,看这,奔儿,看那。发现他根本不会理会我认为好玩的事情,而是继续他那好奇地探索!与其这样,倒不如放手,他的世界是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