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不知历史,不借鉴历史,去犯同样的历史错误是可悲的,只会让人列出排比句式,加强论证的效果。
每个朝代都有其特点,大多数都是单峰,由弱到强,繁荣昌盛,随后在某个历史节点上峰回路转,直指而下,走向末路。
在其发展过程中,冲往峰顶是一些仁人志士的梦想,他们因此而竭尽全力,置个人安危生死于不顾,其勇气可嘉值得肯定。然而,有一些却以失败而告终,可谓是功败身亡。他们的经历更值得我们反思与总结。
秦孝公与商鞅
商鞅对秦孝公进言变法必要之后,孝公深有同感。孝公想要使国家强盛,但是又怕改革波动大,触及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导致政权不稳。
为了避免矛盾激化,他采取了一种软策略,他让群臣一起讨论,究竟要不要进行变革。在这次讨论中,他知道了哪些人是拥护变法的新派,哪些人是反对变法的旧派,还有哪些人是无所谓的墙头草派。
底摸清后,秦孝公仍然感觉势单力薄,于是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来进行缓冲。在公元前359年先让商鞅颁布了一个《垦草令》,作为试水,去挖一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看看反应。反应要是剧烈,那就歇一歇,要是没啥反应,说明下手轻了,下一步要加几分力气。
这个过程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一样,神不知鬼不觉,等既得利益者们知道了,改革已经结束了,他们也煮熟了。同时,孝公还在慢慢的争取中间势力,将朝廷官员逐渐换成自己的人。
经过四年的准备,改革逐渐可以让人接受。于是秦孝公认命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开始大显身手。他新制定的的军功制鼓舞了士气,让军队战斗力提升;他采取的刑法制度使得王子犯法与百姓同罪,贵族以及民众都不敢轻易犯法,确保了社会治安稳定。他重农抑商,对土地进行了再分配,把集中于贵族手中的土地分给了老百姓耕种,使秦的赋税源更有保证……
就这样,在商鞅的变法下,秦国逐渐上升为战国七雄当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商鞅的鼎力支持者孝公驾崩了。新上任的秦惠文王虽然也有认同改革,但跟商鞅之间存在代沟,不可能像孝公那样支持商鞅。
缺了君王的支持,商鞅便显的孤立无援。那些被剥夺利益的贵族们开始反攻,在他们的再三攻击下,秦惠文王为了平息众怒,就派兵抓了商鞅,将其车裂。
商鞅变法总共有两次,分别是在公元前356与350年,从拉开改革大幕的公元前359年的《恳草法》开始,到秦孝公公元前338年驾崩,持续时间二十年。
宋神宗与王安石
王安石在很多人的眼里似乎不是什么好人,因为他政治上的敌人是欧阳修,苏东坡等大文豪。
我们爱慕于这些文豪的文采,便因此觉得他们的为官也是一样的好。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欧、苏等为代表的人物在当时的官场属于守旧派,他们对于国家政治并不是特别在意,当官图的就是吃喝享乐,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基本不关心,对于国家外患内忧也更不放在心上。
而王安石却是心怀天下的人,他看到朝廷机构冗杂,腐败严重,大地主阶级侵占国家大半农田还不缴税,导致国家财政艰难。在国家的边防上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国家时常受到外敌入侵。老百姓生活在水火中,官员们却日日歌舞升平。
为了挽救宋朝廷,王安石拍案而起,向宋神宗提出全面变法的建议,宋神宗在与王安石交流之后,也是热血沸腾,俩人便开始了合作。
在熙宁元年,即宋神宗继位第一年,王安石的开始着手准备变法。熙宁二年,王安石即顶着重重阻力开始实施新的法律。在半年考察之后就接连颁布了数个新法,涉及到交通,水利,农业等方面。
在接下来的四年当中,又颁布了募役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免行法、改革科举制度……
王安石的变法是有成效的,初步达到了他的富国与强兵的目的。他使得国家财政得到了缓解,朝廷官员数量设置趋于合理,下层官员中有能力的人,愿做事的人得到了提拔任用,农民负担减小,军队实力得到增强。
但是在熙宁七年,保守党借着当年天气大旱攻击王安石变法属于逆天而行,吓得宋神宗不敢再支持变法,变法在此时基本处于停滞。
熙宁九年,宋神宗去世,新上任的皇帝不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各项制度全部废除,王安石变法失败,历时九年。
商鞅与王安石
如果暂时忽略商鞅的悲惨结局,我们从国家层面来看就会发现,商鞅与王安石的区别在于,商鞅变法成功了,而王安石变法失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发现有几个重要因素。
其一,君主的改革信念。
无论是商鞅还是王安石,他们都是在得到君主的支持下开始的变法。他们同样的面临着巨大的改革阻力,在对于阻力的处理上,两者却有差别。
秦孝公改革是在他继位多年之后,已经获得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下进行的。即便如此,他仍然用了四年时间来缓冲阻力。在变法开始之后,他始终在坚定的支持商鞅,无论其他人怎么攻击商鞅,他都从来没有动摇过改革的决心。
而宋神宗支持下的改革则完全不同,他刚继位,自己脚跟还没有站稳,就开始大动干戈,对于朝政进行改革。面对重重阻力,缺乏判断,一味地前行而忽略了看路。在王安石被攻击后,最初还能坚持,但次数多了,自己的信念就动摇了,对于王安石的信任逐渐减少,导致中间派与反对派墙倒众人推,彻底推翻了新法。
其二,调查的深刻性
商鞅变法是稳中求进,他最开始害怕老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立木为信。借此得到了百姓信任,在秦孝公缓冲阻力的四年间,他去实地调研考察了很多项目,逐一的对比反思,总结各国的经验教训,使得自己对改革胸有成竹。另外,他的变法集中于两次颁布,是让所有人适应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一项内容。
王安石变法急于求成,调查不够深入。在得到君主支持后,没有考虑反对派的感受,仅仅进行了半年时间的调查就颁布新法,让很多人无所适从。在他改革期间,发出反对声音比较大的人都被流放贬官,而不去修正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更是引起反对势利的不满。因此虽然他的心是好的,最终还是没能抗住反对阻力。
其三,持续时间长短
商鞅变法持续了二十年才初见成效,这二十年当中,已经实现了一代人的转换,通过国家的强制推行,朝廷当中的新上任官员逐渐适应了新的法令。
而王安石变法仅仅持续了七年,并没有深入人心,此时国家强制力突然撤去,导致了触底反弹,变法失败。
变法,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实际上就是改革。从商鞅变法成功与王安石变法失败当中,我们发现了改革需要的三个要素。改革决心大,调查研究深,持续时间长。此三者倘若缺乏一环,对于其结果的影响都将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