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我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为家乡出了这样一位女作家而无比的自豪。之所以用再读这个标题,是因为第一次读时年幼,并没有真正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于是半途而废了。日前陪母亲四处走走时,有幸路过萧红故居就和母亲进去参观,于是又拿起了这本书细读了起来。
茅盾曾经对这部小说给了极大的赞誉,他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除像之外,还有别的东西,比写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小说以小孩子和笔触和视角描述了以呼兰河为中心的小城故事,当时的芸芸众生几乎是处于于外界隔离的状态,所以小城的人们封闭而落后。他们生活简单,他们保持了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人活着就是为了穿衣吃饭”,能吃上一块豆腐仿佛就象过了年一般,孩子们的人生理想不过是长大后能开间“豆腐房”。
即使到了二十世纪,小说中的人们依然迷信鬼神之说,胡家婆婆就是因为封建迷信,活生生的用愚昧三步曲:毒打、跳大神,洗热水澡,将健康的小团圆媳妇,这年轻健康的女子虐杀了;再有王大姑娘之死,也只是因为违背了封建传统的“媒妁之言”,封建迷信之可怕由此可见一斑。
小城的人们大多是生命的看客,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目睹着小城发生的不幸,甚至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与消遣。封建落后思想摧残了他们的精神,扭曲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言行证明了鲁迅先生精辟的判断:“中国人历来是摆着吃人的筵席,有的吃,有的被吃,被吃的也曾吃人,正吃的也曾被吃”。他们不仅麻木的看着他人的命运,也麻木的看着自己的人生。
作者意识到“中国人有一种民族的病态”,那就是“病态的灵魂,于是:想改正它,正面揭露封建的剥削和压迫,高高举起了反封建的大旗。和萧红的一生暗相契合,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1942年1月22日,萧红与世长辞,在战火纷争中,寂寞的离开了人世,享年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