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7年8月12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162天。
上篇文章,我们谈了针对因为自卑和自大而导致经常在孩子面前吼叫的情况,进行了深度分析和对策解答。
今天,我们接着分析余下的几种情况。
三、吼叫的第三种情况
1.吼叫原因:
因为无知,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沟通办法,黔驴技穷之下,我们只好拿出最后一招:吼叫,妄图让孩子屈服,听从我们的指令,贯彻我们的意志。
2.深层分析:心理学上有个这样的说法,任何一件事情,至少会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如果我们能找到更合适更妥当更能让亲子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我们自然用不着吼叫了。吼叫,是属于沟通中的下下策,当我们在对孩子吼叫时,孩子接收信息的渠道是关闭的。我们大人,情绪失控之下,自然也不能提出比较合理的建议。并且,这样对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3.解决办法
关于亲子沟通的方法,自然是各有各的办法。任何一本亲子共同的书籍也都会提出很多可行的方法。就我的实际体会来说,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大约有如下几种:
①亲子共读
当我们和孩子相依相偎着一起亲子共读时,孩子会针对我们平日交流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她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我们就有了非常好的了解孩子的通道。而且,这时候,孩子很容易释放她平时累积的各种负面情绪,或哭,或笑,或怒,或怨,情绪释放后,亲子沟通也会更顺畅。
②落地的方法
我举我平时和娃沟通的事例来说明。
比如,大约从她两三岁开始,有时候她在外面玩,九点了,到了该回家的时间了,她正玩在兴头上,因而拒绝回家。
我就说:雅,你看,现在我们俩出现矛盾了。你说怎么办?
雅:妈妈,那你把你的愿望说出来。
我:我的愿望是你九点钟就回家。因为现在是回家睡觉的时间了。
娃:那我的愿望是,玩够了再回家。
我: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娃:要不这样吧,妈妈,我再玩十分钟就回家。
我:或者,欣然同意,或者表达意见说十分钟时间太长了。于是,娃会说,要不,我再玩八分钟再回家?
然后,约定时间到了后,我会告诉她时间已到。每当这时,她总是心甘情愿地跟着我回家去。
如果要把这样一种方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似乎是:
当双方遇见分歧和矛盾冲突时,首先,我们心平气和孩子说:我们俩遇见矛盾了,怎么办?这时候孩子就会积极想办法。
其次,双方都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
然后,找出双方分歧点,然后尽量找到一个比较折中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最后,双方执行这个折中的方案。
于是,矛盾得以解决,双方皆大欢喜。
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使用的方法。我们屡试不爽。因为,这是民主式协商着解决问题,双方的意志都在其中起了作用。孩子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加上是她自己做出的决定,所以,她会非常乐意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
四、吼叫的第四种情况
1.吼叫原因:
我们误以为是外界要对我们的情绪负责。我们不自觉的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而其实,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我们是自己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的。
2.深度分析: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性情绪疗法。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引起C的并不是A,而是B。
举例来说:当孩子同样考试考了90分,认为孩子必须考100分的家长就会发火,甚至认为孩子太不成器,会痛打孩子一顿。王东华先生在《发现母亲》里讲到一个这样让人扼腕的事例:一个辞职专门陪伴孩子读书的妈妈,就因为孩子考试考了九十分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而把孩子痛打一顿,可是下手过重,不幸让孩子丧生在自己的棍棒下。而那些认为孩子的成绩不是那么重要的家长,则可能会表扬孩子,奖励孩子一个大鸡腿。
同样的事件,由于家长的认识不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常常气急败坏的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真是把我气死了!”“这个熊孩子,气死我了!”诸如此类!
3.解决办法
①适当读点心理学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推荐书籍:《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②每次我们想发火的时候,就牢记理性情绪疗法。经常提醒自己,是我自己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何外界都没办法让我发火,除非我自己想吼叫。
如果我们深深地明白,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情绪我负责。我的情绪,跟任何外界无关,那么,当我们发火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不是孩子惹我们发火,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是“我们自己认为这件事值得发火”,跟孩子无关,而只跟我们的认知有关。
五、吼叫的第五种情况
1.吼叫原因
我们吼叫,是因为我们无能。
2.深度分析
这里所谓的无能,大致意思是说,作为芸芸众生的一个,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在外面过得不如意,回家来迁怒于孩子,让孩子成为我们情绪的发泄口。我们内心恐慌,没有力量感和掌控感。
我们都是非常害怕没有控制感和力量感的。大家知道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玩游戏,而且心理学上也认为,玩游戏对孩子成长特别有帮助,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想想看,孩子玩游戏时,总是玩过家家的游戏,或者自己扮演医生给病人打针,或者自己扮演妈妈给洋娃娃喂药等等。甚至很多时候,煞有介事的模仿大人训斥布娃娃。这样,孩子在游戏中,从日常生活中那个弱者变成模拟生活中的那个有力量有权力的人,从而使得他们有了对生活的控制感和力量感!
当我们觉得自己无能,控制不了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去控制别人。觉得自己没有力量,就从掌控孩子身上寻找到力量。看,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可以让我随心所欲发泄。
这种感觉是我们正常的反应,但是危害是非常大的。
当我们想掌控外界却又感觉无能为力,于是放在弱小的孩子身上。这时候,孩子就成了受害者。我们总想让孩子事事听我们的,一旦他们不听,我们便会觉得情绪失控,大吼大叫。
3.解决办法
①尽量减少无能感。可以从很小的方面着手,尤其是从自己擅长的方面着手。一点一滴的小成功,也会让我们增强力量感。
②加深理论素养。多读一点心理学的书籍,从理论源头上找到自己吼叫的根源,理解了一个东西,它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就像古人不知道风雨雷电的根源,于是觉得深不可测,误认为是神灵在主宰,因而对这些东西顶礼膜拜甚至吓得瑟瑟发抖。而一旦我们知道了根源,我们便再也不会害怕担忧了。
当然,我们对着孩子吼叫可能还有其他各种原因,但可能基本是以上几个方面。所以,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让我们一起努力,做零吼叫父母!
加油,每个父母都是可以做到的!
由于这些天在外面,查找资料不是那么方便,所以写作中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诸君海涵!
如果你愿意,欢迎在后面留言区留言。并点亮那颗爱心,以资鼓励我辛苦的脑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