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题:请写下对本次课程的感想、评语,或最有收获的三点内容。
第四课整体讲课内容都有或多或少的启发,如果要列举比较集中的几点:
第一是关于社群的商业化认识。两三年前的社群热,并没有带来持续性显著的商业迭代,方军老师一针见血:因为基于兴趣的群体距离商业化太远。这一点极大的点醒了我对于公司社群运营的启发。我们公司制作垂直领域的知识短视频,每个产品线服务特定人群的知识需求,目前正在构思知识付费产品。比如,女子力科学社节目,为25-40岁女性提供靠谱、权威、有趣的健康、营养知识,帮助女性对抗怕老怕累怕丑的永恒焦虑。既然人群聚焦,在规划收费内容时,我们想当然把会员服务当做一个重要的选项来设计,设想为会员提供社群类的线下讲座等活动,促进大家交流和相互激励。而方军老师的启发在于,会员/社群只是形式,一切好的商业要回归到产品本身,好的产品带来社群,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如此,我们还是要基于这个产品要解决的用户问题出发,设计收费内容,社群只能作为保证和提高用户粘性和互动的锦上添花,而不是最核心的产品方案。
这就回到方军老师在全部课程中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以德鲁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问题概括,我们的业务本质是什么?一个需要我们在创新和拓展的途中不断重新审视的规律,“在组织的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企业机构的成果,是通过顾客产生的,企业付出的成本和努力,必须通过顾客购买其产品和服务,才能转变成收入和利润”。从我们公司现在情况,在现有各个视频产品线基础上,进行纵深布局是我们眼下最需要发力的工作。这段时间的连续学习,增进了我对各主流的产品形态的了解,难免有一种想把之前和新进迸发的想法马上付诸实践的冲动。不过,形式的尝鲜并不是创新的本质,我们还是要基于业务,我们为用户所带来的价值的本身来评估和检讨形式和产品。还是以女子力科学社这款产品为例,公司有位高管曾建议未来推出“家庭健康包”的收费产品。现在看来这个项目作为女子力科学社产品线本身所定位的用户价值是有偏差,且不容易为用户制造“获得感”的。
其他的相对零碎的思考还有:关于逻辑思维的5次转型的内在逻辑,进一步启发和让我重温了关于产品设计、规模化等方面的所学;关于深度阅读,我对方军老师的方法论深感佩服,同时也认为应该再增加一条“质疑、提问”的环节,可能会让个人用户的输出更加有启发;我个人很喜欢一切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整体性思考问题,但是方军老师讲的画布和矩阵的工具的使用方法还不是很理解。再思考。一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