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我一直在想年初的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诗词大会。最吸引我的不是场上选手,而是点评嘉宾。几句诗,原先是距我们远远地躺着的,因为他们的讲解,变得那么有温度。我喜欢读朱光潜先生所著的《诗论》,他说“像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乱的,常住永在而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浸润渗透。”多好的诠释,我心头有感,却无法表达的句子,先生这样诗意地讲给我们听了。
一首诗,就是一种心情,就是一个故事。读懂背后的人生世相,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诗句的温度,不需费舌一字一句翻译剖析,自然而现场景,自然会用自己的情感来读,自然会喜欢。
暑假,接受了一场头脑风暴式的教育培训后,让我之前已经积淀已久的想法彻底引爆了。我想颠覆之前自己在教案准备上的咬文嚼字,并开始深入反思,所谓的语文教学诸多主张,到底为谁咏唱。那些随性的,自然的,即兴的,碰撞出的,自由的语文课堂多么令我向往。当然所谓看上去的毫不费力势必有教师是带着充分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建设性思考走进去的。
剔除人为造作,还原真实的自我,我对自己说。
于是这首诗,我就这么洒脱地上了。
读题,读出节奏,读懂意思。
读诗,一句句地读,好好读,想着当时的画面读。画面出来了,诗意明白了。
穿插,讲述安史之乱,杜甫从小就开始经历的战争浩劫,生活的颠沛流离。
再读诗,诗人带入读,音乐配画读,动作演绎读,拓展表达读。
……
没有精巧的转承启合,有的是我几近和杜甫一起涕泪的范读。
没有预设好的哪里老师引领,哪里学生自主,有的是学生pk读,读后说想法。
没有纯粹的理解诗意,体悟诗情,有的是在指导朗读中的交融生成,最终还指向朗读。
这一课,我们上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课堂尾声,全班的孩子都站起来,他们俨然杜甫,是妻子,是共同企盼收复失地的民众,“忽闻、涕泪、却看、漫卷、喜欲狂、放歌、纵酒、还乡、从……穿,下……向”,他们以自己的心境,用读诗表达着这些词句。
下课铃响,我们依旧站着。那一刻,我看到孩子们对诗歌的朦胧的欢喜。我们和诗人远隔千年,未曾谋面,但这一课,让他那样立体地站立到我们面前。他用诗,这样一种高贵的存在,唤起彼此的不相忘。
感激诗人,感激诗词。穿越时空,传递温度……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