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哪里来?
今年6月份,我小儿子不断向我问这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
在连续三个星期的周末(平日里他住校,只有周六、周日回家。)每次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中,都无法让我儿子明白过来,反而使他更气恼更生气的地哭了,说我根本就不真正理解他,并不明白他问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看着他气恼地在一边哭,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我越来越知道,我回答的越多,越不是他要的答案。我咋就生了这么个儿子,对这个问题扯住不放了,既然不信服我吧,那总该信服权威科学、高人指点嘛,咋就较了真地哭着说:妈妈,你的回答都是学识的、理论的,这些常识性回答我都知道,但这些都是虚空,没有解决我的困扰,让我无法寻得意义。那然后呢我说爸爸和妈妈之间是有爱的,互相有爱有情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必要充分条件吧,他说他接受。但这还不是他要的究竟答案。作为现代教育的初一的小男生我儿子12岁了,他说“我是从哪里来?”究竟真实的答案是他要他自己的答案。
我终于败下阵来,给孩爸说了儿子的困惑和问题。他说:在孩子面前,大人要学会不要给孩子任何问题以固定的答案,让孩子拥有自己探索的乐趣和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答案的过程与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我似乎才明白一点点,这压根不是什么问题,而是儿子要对他独特个体的生命开始以追寻者或者是侦探者的身份与心理开始追寻或探寻究竟。
我突然意识到我家儿子问这个问题对其生命的探索寻找完全是主动积极的,这是种难能可贵的追寻者的态度呀。
第一,它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经历来切实认识自己“我”。作为生命的承载个体的我必须存在。我是一个生命体的存在。他想知道自己被生命选择上,且唯一独特的自己到底获得生命的源头是什么,恩典的是什么,使命是什么,而我只是想照本宣科,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的给他答案。渴望发现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而且并不满足于这一意义,生命永在创新和打破中已经向未知发展并壮大。
第二,通过“我”来追寻“哪里”?“我”在“哪里”?与父母,与学校,宇宙生命,人类社会,大自然,天地万物等的关系是什么等等。 生命突然来到一个彷徨迷惑困扰的节骨眼儿,面临这种危机产生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并要弄清楚自己在生命中的位置。无论这种需要是怎么引起的,也无论他要寻求的是什么,这种需要的感受充满了追寻,于是问题驱使小儿子思考自己在生命中的位置展开追寻。小儿子成为追寻者是因为他必须找到答案。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唤醒疑问,使他察觉需要追寻,并成为真正的追寻者。
小儿子是个真正的追寻者,我会感觉到他的目的,他的活力,他的诚实,他的理想主义,以及他寻求答案的渴望。并通过这个问题,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就是回应问题的关键。积极乐观的探索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价值,自己的生命的目标及生命的意义。
寻找的必寻见。追求生命存在的理由,召唤出生命最深刻的动机,重新定位方式。回应问题的呼唤寻找并不回避而去积极地去寻找满足你生命核心意义的道路及是否拥有真正内心所爱而专注的生命目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超越于此生之外。
第三,追寻者最大的快乐来自于渴望弄明白“我”和“哪里”,拥有最高的渴望,追寻就是渴望去爱。追寻就是由爱转化为渴望,渴望再转化为拥有,拥有又转化为变成解决问题的追寻者,神探。而我本身并不完全,我们渴望可以令自己完全的事物。
当和小儿子平心静气把以上三点用三个小时交流完后,小儿子开心地笑了起来,激情四射,豪情万丈。
只是我们提醒小儿子,要防范在这个问题的追寻中的二个极端,既不要变成问题的流浪汉,同时也要防范变成问题的囚犯。假如整天思考并追寻这个问题里,真得找不到我了,那就太麻烦了,哪里那么多,到哪儿去找到你呢?我的小儿子,流浪汉咱可不能做。咱也不能陷在这个问题诸多的哪里出不来,那也很麻烦,岂不是哪里都是囚牢,你在那么多的囚牢里出不来,做了囚犯,岂不是好可悲。
祝俺家小儿子在"我是从哪里来"中来来去去,自由探索穿越,毫无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