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自己略显敏感、偶尔内向、常无定性的性格是年少时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帮我一同塑造起来的。我一直相信在相对温暖的童年环境中成长,我们才能学会怎样平和地对待自己、如何宽容地对待他人。
《童年》想要讲述的正是我一直相信的事情,在一些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他人的一生。编剧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小学时期,其实是比较合理的。朱智贤在其著作《儿童心理学》中做过如下描述:
“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和学前儿童差不多,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和别人的个性品质的能力,还是很差的。他们评价自己或同学的时候,几乎完全依赖教师的评价为转移。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注意对儿童的行为作出适当的评价,并引导儿童善于独立地对自己的或同学的行为作出适当的评价,是培养儿童个性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不经过考虑就对儿童提出轻率的、不恰当的评价,常常会在儿童个性发展上产生很坏的影响。”
处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们,自尊意识已经相对强烈,但人格尚不完整,常依靠权威型榜样人物(比如老师家长)评价或矫正自己的行为。小学老师在这一重要的成长期,如果只是想当然的照着自己以为对的方式教导学生,给孩子们带来的创伤也许会超乎想象。
整部戏涉及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偏见带给人的伤害,比如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比如我们是不是应该忽略自我、去过跟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比如那些以爱为名的伤害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原谅?这些问题在剧情的推进过程中,有的只是提及、有的只是提问、有的做了解答。人的成长经历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千差万别,很多事可能也辨不清对错,只是其中一位主人公的态度始终让我无法释怀,他的人生也被老师的行为改变了很多,在劝服别的同学的时候,他说“既然你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还有什么不能放下?”
你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吗?成为光鲜亮丽的主持人,成为赚很多钱的大老板,成为人人口中称赞的好丈夫好父亲,还是成为父母口中常念叨的别人家品学兼优的三好生?
这些都是我们成人世界里认证的成功吧,所以你已经得到了大人们以为的成功,你还有什么不满足,你还有什么好抱怨,你竟然不知恩图报感谢一步步逼你成为这样成功人士的老师家长们吗?
可我们的人生并不以结果为导向,在过程中经历的点点滴滴才是这段生命最大的意义。难道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满足他人的期望而丧失过尊严、承受着压力、奋力地挣扎,最终得到的可能还只是你们以为的成功,我却连抱怨一下的资格都没有吗?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拥有独立的人格,我们并不是谁的所有物,难道那些一句句的“为了你好”,不算是冠以爱的枷锁的残忍吗?
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只为自己活着,可我还是羡慕那些活出自我的人,可以不顾忌社会舆论、可以痛痛快快的只为了自己生活。我做不到,但我祝福那些做到了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
【其他杂七杂八】
过年回来看的第一部话剧,至少没有让我失望。剧本整体构思比较巧妙,部分情节虽然过渡的有些生硬倒也不影响整体表达。导演在演后谈中解释了原因,相信之后的演出应该会对剧本做出合理的修改。其实稍显不足的是演员的表演,除了饰演张明明的演员外,其他演员的表演有些过于表面化,有些时候比较难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