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秋
标题是个意外,本想打出“待在家里”,输入法自动蹦出“呆”字我倒觉得比我自己更懂我。
现在的状态:关门独自在房间,开着台灯与半边窗帘,对着屏幕,吹着风扇。
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我偶尔瞟到窗外挂着的两盆吊兰,心想已经多久没有个他们浇水了,却也只是想想。偶尔心血来潮下楼买几支笔来写写字,最后总成了胡乱涂画。偶尔看见别人推荐的电影,打开电脑却刷起了微博。继而我呆了一个多月。
前两天在班群里发了几条有关学费的通知,而后引来学委同我聊了一会儿。他道:“程程,暑假都干了啥啊?”还带了个龇牙的表情。
我脸一黑,回道:“我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就要开学了。”
我是真不知道。一个朋友说她每天过得跟复制似的,好没意思。我心里眼泪刷刷就逆流成河了特么我也是啊。那我来记个流水账罢:7月10日放假以来,先休息了十天,后成功找到兼职,五天后被辞,复制两天,过生日,再ctrl+v,回老家参加表弟升学宴,重办身份证,回来后复制粘贴至今日。复制粘贴的那几天我有出去过,和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唱了k,吃了饭,还去了地质博物馆看恐龙卧槽要不要那么幼稚,可我还是觉得空空的。
我之前迷茫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为什么对微博空间朋友圈等沉迷如此。我看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文章,认为他们说的很有理,然后继续刷。然后我痛恨自己,批判自己,像法官一样质问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这些虚拟社区为什么像打飞机一样让人上瘾而自责,当然很多人一点点都不自责。
为什么要自责?这些地方是用来分享的啊。我享用一顿美食,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喜悦。我观看一场电影,和朋友们讨论亮点与剧情。我分享一首歌,想更多的人听见这美好的旋律。然而我们还是自责,因为很多时候大多数人并不是这种心态,并不是要分享。我以为我们没有必要在一些问题上遮遮掩掩,把一些事情拿到台面上说或许才更有效率。之前一个朋友发博:既然不免落俗,不如优雅地去装逼。
享用一顿美食,告诉列表里的朋友们我在享用美食,主要是这家餐厅很高档抑或某家大排档多屌丝而我,就是那种进得了高档餐厅又咽得下路边摊儿的男孩儿女孩儿。看一场电影,告诉列表里的朋友某某明星多帅而我为他来看零点首映啊我这惊天动的爱需要你们的点赞做我坚实后盾。分享一首歌,告诉列表里的朋友我正沉浸在自我的小小世界你们快来观摩我的忧伤。我呸你小忧伤。
列表里的朋友大多不是朋友这句话包邮啊亲!如果不再联系而固执地保有联系方式算不算一种犯罪,这表示我们曾经认识过?很多人与你今后的生活其实再无交集,你不必尴尬如果把他删除他会怎么想你,放心吧他不会想你,也不必担心今后的生活会不会有需要他办事的地方,不会的相信你不是那种人。
最近在写小时候的故事,当今的生活我不知该写些什么了。回想小时候的感受我会发现那时候的状态是认真与自我,那是没有经过大众与俗流感染之最天真的状态。
是谁说的当今社会最缺的就是认真,我以为很有理,大概我不认真,我才会从博物馆回来后心里空空的,仅留了几张照片。
我花了许久时间重新学会与自己相处,却忘记和生活中的朋友们打交道。我忘记了你们是我朋友和你们一起吃饭 我会骄傲,忘记了在你们面前我不需要塑造什么特殊性格,找自己就好。
愿明天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