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个科学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探天言天亦科亦文的天文学大家王绶琯》(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B8jj0Wdg_9om0kjuX4rOw),了解了一位刚去世的大科学家,令人敬佩,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感慨什么呢?
能为孩子写东西的科学家,最令人赞赏。
要知道,国外科学家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事业发达,我们国内孩子读的高质量科普读物,如DK、BBC、NGkids等,正是国外一流科普团队的创作成果;而在国内,少儿科普长期存在“科学家缺位”的困境,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少儿科普读物,没有几部是真正的科学专业人士创作的。还“在岗”的科学人士,因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无基金支持、不算学术成果、不屑小儿科等种种原因不重视少儿科普,能有时间、有心思为少儿写东西的,大多是退休后的科学前辈,当然,这已经很宝贵了!
最近在编辑真正的科学大腕儿的科普书稿,作者苗老师是国际知名科学家,他的朋友圈里也都是令人艳羡的中外科学家,同时他也是多种获奖优秀少儿科普读物的创作者,书稿字里行间带给人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充满真知灼见的阅读体验,比大部分一知半解、只会从网上攒资料的所谓科普爱好者,或心里清楚却表达不清楚、还总端着架子放不下身段的专业人士搞出来的文字精彩太多太多太多。
本帖子中的王绶琯教授也是如此,他站起来能做高深的天文专业研究,为国家科研做出巨大贡献,俯下身能投身于青少年的科普工作,做青少年科普讲演,编写青少年科普读物。令我尤其注意的是,关于科普教育工作,他说了这样两段话:
“第一,全体公民基本科学素质的提高,以广大的初中学生群体的工作为切入点;第二, 科技精英后备队的科学素质的培育,以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群体的工作为 切入点”。
“如果社会是一个很健康、有远见的社会,要想使下一代在科学上实力很强的话,就要非常重视在高中时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到 20 岁左右的时候, 他就有机会走上科学舞台,脱颖而出。”
这段话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他点出了初中、高中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而与此相悖的少儿读物出版现实是,几乎全都集中在初中以下的年龄段。就算是做给初中生看,也要标上四到六年级的年龄。不然彻底没市场了。无论是出版同行还是学生家长都跟我说过,现在小学生还有时间看课外书,一上初中就没时间看了,你做面向初高中年龄段的科普读物,没人看!而且,出版圈这几年“变本加厉”的一点是,似乎因为小学生年龄段的出版市场已经饱和了(且小学生学习压力也变大了),所以他们开始疯狂瓜分3—6岁的低龄市场,所有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都出现了6岁以下的版本。
然而,我在做7岁以上少儿读物时,深深感觉到,比如科普,已经随着阅读年龄的切断而出现了巨大的知识断层!小学及以下的年龄段,对大千世界的种种科普主题(天文、地理、海洋、科技、恐龙等等)感兴趣,并通过阅读,有了一定认知。但是,到此为止了!家长们也常常认为,孩子看这些书已经了解很多科学知识了,已经能回答出“几万个为什么”了,已经做到科学启蒙了。
于是,过了小学阶段,他们再也不看、也没时间看、也失去兴趣继续了解这些“智识”,科学的种子永远在土里休眠。他们转而接触的是理化生的教科书,背下所有的知识点,被应试教育的洪流吞没。这一阶段该接受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离他们远去了。他们错过了进阶,错过了初高中阶段科学种子破土而出的阶段,直到他们上了大学“解放”了,要么选择了科学类专业,但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兴趣和灵性;要么他们大学也不学这类专业,从此一辈子对于科学的认知就停留在小学的小儿科阶段。
这一点,回顾我自己的切身经历,也深有感触。初高中阶段,我接受的是以高考为目标的题海战术、应试教育,我记下数理化史地生的所有的考试要点,算是“差生”眼里的“学霸”,为此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今天,当我做了那么多年少儿科普读物,回想起中学时,坐在教室后排、“自我放逐”的“差生”津津有味地读科普杂志时,真希望我当年也能多看一些科普课外书。
可惜,读课外书和应试教育似乎有天然的矛盾,二十年前是,今天也还是。
上次看读库的掌门人张立宪讲座,他也提到,现在的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和读课外书当成水火不容的矛盾。我深表认同,现实呢,其实没那么严重吧?至少我相信我自己中学时如果能读到几篇优质科普文章,并不会拉低我的学习成绩,而好处可能是影响一生的。况且,中学时阅读科学、接触科学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小学时代的“小儿科”科学。
帖子里说:孩子十六七岁时,是其探索人生、发现自我的“志学”之年, 能否得到“走进科学”的机会至关重要。
从这一角度来说,小学生接受的科学知识,还不算是走进科学大门,只是在门外“哇哇”惊叹于科学世界的神奇与精彩,如果这时候就被拽走了,最终没能迈进门参观下,是不是很可惜?
说到底,想让孩子成为科学家?首先要做到,6岁科学启蒙之后别停下,还要科学进阶。如果断开了线,一切都免谈。
具体怎样让孩子成为一名科学家?当然要听真正的科学家怎么回答。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