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大学的培训师培养,一直是热门话题,也是让很多企业特别头痛的问题。最近我们合作伙伴的企业,就是这么干的:为企业大学培养内训师资和沉淀几门关键课程,老板狠下功夫,把销售、技术、市场的关键人员近30人召回,找个山清水秀的山庄别墅住着,TTT三阶6天,产品课程提炼2天,一共8天的提炼及实施,结果呢,课程做出来根本不像样,只有一个组的成果还能用,其他四个组的成果根本拿不出手。
痛定思痛,企业经过这么一折腾,培养的老师们倒是学会了如何上台展现仪容仪表,有几个还品出了培训挺有意思,有意向未来向专业讲师发展。但企业这次开发的课程还是不能用,最后决定还是让商学院把课件做好,给到这几位老师,根据他们的理解和时间,承担一小部分课程,其他还是落在了学院老师们的头上。
多么痛的领悟,钱花了时间花了人也参与了,培养不可谓不用心,但为什么总是拿不到我们想要的呢?这样的成长过程,企业大学的建设和知识沉淀真的就路漫漫遥不可及么?
一方面是很多企业在培养内训师沉淀岗位经验上苦苦探寻,而另外一部分企业,如中石化、东风集团等各家大型国企、民企,引入了《企业经验内化》项目,他们在批量产出课程和内训师,通过短短6-8天,产出25-30门自己企业特色的课程,并印刷成册、现场验收,评审合格率100%!这样的效率和差距,必将拉大企业发展转型之间的人才竞争力。而龙头标杆企业的示范效应,也将成为接下来企业大学人才培养的参考捷径。
由刘议鸿老师开发的国家版权课程项目:《岗位经验内化项目-内部课程开发与培训师培养项目》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经过京东、腾讯、富士康、华侨城集团、东风乘用车等公司实践,证明能提速N倍的企业大学师资课程,应该快速引入。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揭秘一下,到底什么才是培养内训师,并沉淀出企业自己的课程的更好方式呢?
1、 搞清楚目的和对象
传统TTT的课程以职业讲师的要求来培养和训练内训师,对于仪容仪表、手势站姿等台风的内容作为课程的重点,形式大于内容。虽然课堂上学员们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但学习之后发现这些内容对于内训师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严苛的要求。
内训师与职业讲师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的匹配度上,企业培训的关键在于内容实用,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促进学员改变,正所谓任何不以改变为目的的培训都是耍流氓。如果内训师为了追求表面的光鲜,单纯的去修炼现场的感染力和呈现度方面,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不仅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出现西施效颦的笑话。
岗位经验内化项目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课程定位严格做到以需求为依据选择课题,以问题为线索分析背景,以受众为主体分析学员,以结果为导向确定目标。通过课程定位的四要素有效保障了课程开发的实用性。在选择学员方面,并非TTT那样选择形象气质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员,而是严格以经验型人才为对象,提炼岗位经验成标准,内部传承转化为过程,优化体系、提炼绩效为目的。
2、 课程内容的科学设置
《岗位经验内化项目》依据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实用性、教学刺激度和现场感染力三个方面,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第一阶段:隐形经验显性化,第二阶段:显性成果标准化,第三阶段:标准课程生动化的目标和成果。
传统的TTT培训虽然也是三阶段的课程内容,但核心还是围绕着职业讲师来设置,对于内训师培养的针对性并不强,由于目标和对象一开始就错了,即使培训形式再丰富,培训现场再热闹,培训后的转化落地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和障碍。
3、 学员对象的深入研究
我们都知道自己培养的内训师最能符合需要,但企业里最适合做内训师的这帮人,多半身居要职,都是岗位骨干,技术精英。
一是他们的主业对企业很重要,培训对他们来说只是副业,无法花更多精力来做这件事;二是扶持他们走向专业讲师和传统TTT的路子,到最后往往是四不像,在“形式”和“内容”上,往往培训偏重于“形式”,突破敢于上台,培养出职业讲师的方向培养仪容仪表和字正腔圆。
而对最最重要的“内容”,往往卡在了能说不能写,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而内容,恰恰是从个人经验到组织经验升华的重要部分。
《岗位经验内化项目》在课程的定位阶段,就对学员对象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经验型人才为对象,就能有效保障课程开发的时间,大大提升课程开发的效率,正所谓专业人做专业事,大家只有对自己擅长和熟悉的内容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可喜可贺的是,此项目已由深圳市师出名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孵化成熟,2018年将向全国各地开展落地生根的工作,期待着我们一起见证奇迹发生,让企业管理资产得以内化和传承,形成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达致商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