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跟朋友一块去了不远处的紫云山。刚上山的时候,满眼都是人工雕琢的痕迹:各种各样的仿古建筑,各种各样的仿古雕塑以及各种各样与景点甚是牵强的历史典故。这样牵强的风景现在到处都是,虽然已经习惯了人们自欺欺人的历史遗迹,但是猛一下来到这里,心里还是有点不痛快。心想,我梦想中的野性山水,好像真的都被我们自己给驯化了,变成了我们想要的模样和秉性,没有了它们各自独特的性格。
我原本所期待的山水,是虽然有着人工的痕迹,但是大致保留了山水原有的性格,让其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所谓的人文景观,有则有,没有了就不要去牵强附会,免得去做贻笑大方的多余事。我想,对于早已远离荒野的人类来说,或许野性的山水对其更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沿着山道往前走,最先吸引我的是一丛茂密的竹林。连绵了几日的夏雨刚过,竹林中有一种淡淡的清香,青翠的竹叶,含着一滴滴的雨珠倒映着整个山景。一不小心,一阵凉风吹过,雨珠摔在青石板上,碎了一地的故事。山中的微风总是那么惬意,清冷却没有寒意,它是那么懂得人的心思,将劳碌、浮躁的内心化成了一股汩汩的清泉,在山涧中肆意流淌,释放着原有的张力。到了此时,我才开始喜欢上这里的山景。
跟朋友慢慢上山,偶然间走到了一处绝路上,正待要返回,却看见满地的藤蔓,似将大地覆盖,那满眼的苍翠,让人按耐不住心里的悸动,好想在藤蔓上撒个野,用生命去拥抱生命,用粗鲁去对待原野,用真诚去感受着这天地间的灵气。山林间的树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只看见漫山的藤蔓缠在树干之上,一种原始旺盛的生命力在向人昭示着它的顽强和倔强。这正是我所期待的野性山水,这正是我所怀念的生命的原野。
从绝路上往回走,看到了一段残旧的断墙,从墙上垂下的藤条,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那红砖的缝隙间,渗出了许多青苔,青苔上的蜗牛缓慢地挪着步伐,它的身后拖着长长的银亮丝线,这丝线伴它走过了年华,走过了四季,走过了历史的风云变化。
通往山顶的天梯上,石阶的缝隙中生长着开黄花的三叶草,阶梯两旁的山道上,开满了紫色的荆芍花。花丛中一只只的黑蝴蝶翩跹而至,静立而闻,便可听见蜜蜂嗡嗡的声响,怕有成百上千只的蜜蜂在忙碌着传花授粉。荆芍花紫色的花瓣,开落了一地,望眼而去,满地的心事像是等着有人去俯下身子静静聆听。这无言的凝视中,我俯下身子和花瓣对话,看谁能先猜透对方的心事。
到了山顶,看着远处绿绿的山丘,感受着山风的骀荡,山中有薄雾飘出,氤氲有致。头顶的天空乌云密布,此时此刻才是真正体会到风云际会的含义。沿着二十八弯的山路向下走,身着的白衣带走了一片片细碎的荆芍花,衣袂带风,漫山的风中透着阵阵木叶的清香,好不惬意。
下山走到大隗洞,洞前摆放着两张红色的方桌,四周有石砌的长凳。从山腰伸出的一棵荆芍花斜斜地探到了桌椅的上方,方桌和石凳上都铺了一层细细的花瓣。洞口的斜前方有一架秋千,秋千上绕满了藤蔓,坐在秋千上荡漾,一不小心就能摘到前方熟透的桃子,真是充满了童年的乐趣。
从山上下来,感觉一切都那么舒服。山下的人文景致虽不值一提,但山上的一切一切又都是那么的可以大书特书。我们像是在野性的山水中放肆了一把,撒野了一回,但是却在这不羁的游赏中找到了一种存在于内心最原始的东西,那就是对于这原野的喜爱。
——2015年6月28日,夜,铅云密布,有风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