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先啰里吧嗦2句###
年后回京,很庆幸地遇见了两档看了很感动会触动心灵的节目——《朗读者》和《见字如面》。所以,之前被冷落一旁的书籍能再次被主人抬爱了。不喧哗,自有声。静静地捧一本书过一天,感受时光的流淌,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去年在网上买来的书,虽然一直堆在枕边,但崭新的让人心疼,没摸过,除了当时从快递小哥手上接过。去年也确实状态很差,因为工作,因为某些选择,天天焦虑,时刻静不下心,更不用谈读读闲书了。曾几何时,也是一枚书虫。虽然上大学最大一个遗憾是缺席图书馆次数太多,虽说读研时间偶尔泡图书馆,稍能弥补一丁点儿缺憾,但比起四年象牙塔无忧无虑日子,总是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
这个周末,拜「雾霾」所赐,宅家2天了。整理了工作相关笔记、做饭、看了3部电影(《美女与野兽》、《勇敢的心》、《我不是潘金莲》)、看了最新一期《朗读者》、看完了《岛上书店》。
这本书主要讲述一位在几乎与世隔绝的艾丽丝岛上的书店老板——A.J.,由于爱妻走后,内心几近成了一座孤岛,使得他后面最爱的人在上岛跟他第一次交谈时,遭遇了大不快的经历。某天在一醉方休状态时,丢了身价足以保退休后生活的限量版的《帖木儿》诗集。"它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就像珍本书中的霍纳斯·瓦格纳。"虽然报案了还是音信杳无。可能上天觉得他丢了宝贝,得补偿一下,给他送来一个特别独特的礼物——玛雅,2岁的爱书的小女孩,后来的养女。虽然亲生母亲投海自尽了,但为她选择了一个对的人家,"想让她长大后爱读书,想让她在一个有书本的地方长大,周围是关心这些事物的人"。玛雅是幸运的,的确如她生母所愿。而也正是这个救星,让A.J.开始从孤岛中走出来,和周围的人开始一一发生关系,学习如何照顾小女孩、为她举办party、去追求自己的所爱.....
喜欢那位警官说的一句话,有点戳破生活真相的感觉,"生活中每一桩糟糕事,几乎都是时机不当的结果,每件好事,都是时机恰到好处的结果"。常说事与愿违,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我觉得还是个人心态与期望的微妙关系导致的。调整好心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某些细节和抓住每一次的小机会,日积月累,大的时机必然会来。
###关于孤单的理解###
书中《迟暮花开》一段: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我们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说起孤单,我觉得自己再合适不过了。
2015年研究生毕业只身从南京来到这想起就会让你热血沸腾的帝都,距在苏州工作的男友lulu千里远。当时不管,反正年轻,工作机会又挺好,交通也方便啊,为何不历练一下呢?刚开始的头三个月上班,状态跟打了鸡血一样,特别饱满,生活有条有理,每天都规划自己要学这个学那个。直到国庆回家,和一个在杭州阿里上班的同学聊天,发现人家进步老大了,看看自己,对比下来,总觉得,差距怎么那么大。后来的一整年里,虽说也在不停学习努力工作,但内心是焦虑的。记忆特别深刻的一幕,是lulu终于忍心不下,十一月份的一个周末跑来北京,我却哇哇得眼泪不止,全部的委屈一下子爆发了,嘴里说着,自己快坚持不下来了。可是,路是自己选的,已经踏上了只能越走越远。虽然在北京也有几位老友,但各有自己生活,也不常打扰。和我同校同专业来的一位男生,也是和我同大部门,也算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一枚。我们周末会偶尔聚聚,出来一起吐吐槽,还能感觉是一个依赖。后来,在16年4月份他逃离北京去了杭州。唉,当时,又一次陷入了孤单之中。还好,团队氛围很好,老大和高t们也信任我,那时换了方向,既接测试也做开发,可做事情多了,让我进步挺快的,偶尔也有点小成就感,可以抵消一下不良情绪,有充实的感觉。
17年2月,结婚了,结束了长达七年的爱情长跑。但老公在上海,我们俩还是劳燕分飞各居两地打拼状态。结婚,让我对人生又多了更深的领悟。目前,焦虑是少了,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要在目前的大平台上多积累东西,做好充足准备,去迎接不远将来的挑战。
一个人,在北京。性格不太外向,偶尔周末会找找老同学聚聚,但更多的是喜欢一个人去做事。一个人看电影、逛街、逛公园、跑奥森、爬香山、逛书店......外人看,这个姑娘怎么老一个人?有时也想另一半在身边,如果上述事情有他的参与,又会有其他美好回忆。目前反正也习惯了,一个人也挺好的,独处的时光多了,和自己对话的时间多了,也更能了解自己内心。说不定以后的2人世界里,我还会挺怀念目前的状态的。
#20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