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读本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基本介绍】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作者【美】丹尼尔·T. 威林厄姆,肖芬翻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16.3万字。

作者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此书是教育心理学著作。作者坦言,《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有两个写作目标:一是告诉你学生的认知思维是如何运作的,二是阐明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成为一个更好的教师。

“了解你的学生”是这本书内容的精髓。作者总结了十大认知原则、运用它们所需要的知识类型,以及他认为最重要的课堂启示。

【撷取摘要】

1.

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认知原则:人们天生好奇,但我们并非天生善于思考:除非认知条件刚好合适,否则我们会避免思考

认知心理学家的观察结果:人类不经常思考,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为了思考而设计的,而是为了避免思考而设计的。

人们的头脑并不是特别适合思考: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不确定的。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深思熟虑并不能指导人们的行为。相反,我们依靠记忆,遵循我们以前采取过的行动。

好奇心促使人们探索新的想法和问题,但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会快速评估解决问题或理解内容需要多少脑力劳动。如果工作太多或太少,我们会尽可能停止思考问题。

对课堂的启示:把将要学到的内容作为答案,花点时间和学生解释问题本身。

(1)确保有问题需要解决。研究表明,教师很容易陷入一种事实型信息检索的模式,即询问大量事实然后检索问题的模式。

(2)尊重学生的认知局限。工作记忆的超负荷是由这样一些事情引起的:多步指令、一连串毫无关联的事实、两到三步以上的逻辑链,以及把刚刚学过的概念应用到新材料中。解决工作记忆过载的方法很简单:放慢速度,使用记忆辅助工具,如在白板上书写,以避免学生在工作记忆中保留太多信息。

(3)明确待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使问题变得有趣呢?一个常见的策略是尽量使教学材料与学生“相关”。当你计划一节课的时候,你要从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前知道的信息开始。下一步,你要考虑这门课的关键问题可能是什么,你如何构建这个问题,使它有合适的难度水平来吸引你的学生,这样你自然就能尊重学生的认知局限性。

(4)重新考虑何时让学生产生疑惑。让学生产生疑惑的策略,在学生已掌握了基本概念之后应用,效果可能更好。如,“鸡蛋入瓶”的演示安排在学生知道“热空气膨胀而冷空气收缩,可能会形成真空”之后。

(5)在学生准备过程中接受差异并采取行动。给学生布置与其当前能力水平相适应的作业。

(6)改变节奏。计划好变化,监控全班的注意力,看看你是否需要更加频繁地增减课堂变化。

(7)坚持记录。养成习惯,记录你在衡量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度方面取得的成功。

2.

问题:当标准化测试只需要事实时,教师如何教授学生所需要的技能?

认知原则:你的思考能力取决于掌握的事实性知识

“与其学习事实,不如练习批判性思维”,作者不仅极力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而且援引了认知科学的结论:在学习批判性思考技能的同时,要获得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理解起重要作用的四种方式:

(1)它提供词汇。如棒球中的“双杀”、篮球中的“盖帽”等。

(2)它允许你弥合作者留下的逻辑鸿沟。如,“老板来吃晚饭时,我不能用的新烧烤架”,在这里,讲述者假设听者已知道关于新设备和老板的相关事实性前景资料。

(3)它允许分块,这增加了工作记忆的空间,从而更容易将想法联系在一起。在工作记忆中使用背景知识对事物进行分块的基本现象,适用于字母、桥牌玩家打牌,舞蹈家的舞步等。工作记忆中的空间量并不取决于字母的数量;它取决于有意义对象的数量。如果你能记住7个独立的字母,你就能记住7个(或大概7个)有意义的首字母缩略词或单词。关键在于,只有当你在长期记忆中拥有可应用的事实性知识时,分块记忆才会起作用。如,只有当你已经知道“CNN”是什么时,你才会认为“CNN”是有意义的。

(4)它指导歧义句的解释。我们会根据我们对他人所知的判断,提供或多或少(或不同)的信息,从而决定哪些信息我们可以安全地省略,而哪些信息需要解释。如,“你在干什么呢?”  对小孩子你可能回答“我在电脑上打字”,而对同事,更恰当的答案是“我在填写下午要提交的收支表。”

对课堂的启示:如果没有关于某个主题的事实性知识,就不可能对该主题进行很好的思考。

(1)学生必须学习反复出现的概念,即每个学科的通用概念。

(2)先构造知识体系,后掌握批判性思维。

(3)意识到思考的价值只是第一步。阅读理解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从记忆中提取出作者隐出的知识。

(4)浅显的知识也胜过无知识。

(5)让孩子开始阅读只是起步。闲暇阅读对于建立背景知识是很有益的,但学生们仍需要强大的课程支撑。

(6)获得知识可能是偶然的。

(7)开始要尽早。知道的越多,学习新事物就越容易。

(8)知识必须是有意义的。当知识是概念性的,事实相互关联时,知识就会起作用,而罗列事实性知识的清单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3.

问题:为什么学生记得住电视上的所有细节,却忘记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呢?

认知原则: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学生能记住他们所想的。使记忆提高的是情感,而不是对这些事件的反复思考。

思考意义对记忆有好处。教师的目标应该始终是让学生思考意义。如,讲授珍珠港被袭的两种方式比较,详见下图:

优秀教师具备这两种品质:他们能够与学生建立个人联系,并以一种有趣且易于理解的方式组织课堂材料。

组织一个像故事一样的教案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法。故事的构成的“4C原则”:因果关系causality、冲突conflict、复杂性complication、角色character。一个好故事是围绕着强大而有趣的角色展开的,而表现人物特质的关键是行动。一个熟练、有技巧的讲故事的人会向观众展示而不是告诉观众一个角色是怎样的。

要利用故事结构的“4C原则”——因果关系、冲突、复杂性和角色来组织你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结构适用于鼓励学生思考的内容,而不适用于教授内容所用的方法。

对课堂的启示:教案最好的晴雨表是“它会让学生思考什么?”

(1)根据学生可能想到的内容来重新审视你的课程计划。

(2)吸引注意力要慎重。要在吸引注意力与设计意图间建立联系,能让学生把吸引注意力的兴奋抛在一边,继续学习。

(3)开展发现性学习要慎重。发现性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探索目标、与同学讨论问题、设计实验或其他自主学习方式来学习。要有及时的反馈和适度的掌控。

(4)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思考意义。

(5)不要排斥助记法。助记法可帮助学生记住无意义的知识点。

(6)围绕冲突组织一个教学计划。我们希望学生知道的材料是问题的答案,而问题就是冲突。

(7)要求学生学习相对缺乏意义的内容是必要的。这种学习最初需要工作记忆,但随着练习,会变成自动化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把他们的思维进阶到下一个层次,这些过程必须成为自动的。

(8)学生的兴趣不应该成为课程规划的主要动力,相反它们可以被用来作为最初的触发点,帮助学生理解想让他们思考的主要观点。

(9)从两个广角维度来思考一个人的教学:组织/知识、情感温暖。

4.

问题:为什么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认知原则:我们在已有知识的背景下理解新事物,多数知识都是具体知识。

理解是伪装的记忆。学生通过将新观点(未知之事)与旧观点(已知之事)联系起来以理解新观点。每一个新观点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观点之上。

抽象概念很难理解,因为我们依赖于记忆中的已知内容来理解新概念,而记忆中的大部分内容具体的。

我们对新想法的理解最初是浅层的,因为深入的理解需要更多的想法/经验来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拥有深层知识意味着理解一切----包括抽象概念和示例,以及它们如何结合在一起。一旦我们以多种形式处理同一种想法,我们就能意识到它的深层结构----想法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功能关系。但在此之前,我们的理解将依附于我们已看到的例子。

“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提供新的信息,而是通过整理我们一直知道的事情”。当进行知识迁移时,就意味着已成功地将旧知识应用到新问题上。

对课堂的启示:始终将深层知识作为教学目标,但要认识到浅层知识将是第一位的。

(1)谨慎做出知识能广泛地迁移的承诺。

(2)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实例,敦促他们比较。

(3)让深层知识体现在方方面面。用讲授、提问、作业、测试、评估等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点。

(4)让你对深层知识的期望切合实际。

5

问题:反复练习值得吗?

认知原则:如果没有长期的练习,你几乎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工作。

需要练习的理由:一是获得最基础的能力,如青少年练习手动换挡驾驶,直到他能熟练操作。二是获得熟练程度,如高尔夫球手练习推杆以提高准确性。这种练习有三个好处:(1)帮助心理过程变得自动化,从而使进一步的学习成为可能。(2)使记忆持久。(3)增加了学习迁移到新环境中的可能性。

对课堂的启示:仔细思考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知识,并不断练习。

(1)练习高频次出现的事情和领域内的关键技能

(2)进行分散练习。当练习间隔开时,记忆会更持久,且有助于学生通过应用已知知识获得更多的思考练习。

(3)把练习融入更高级的技能中。如,把“用字典查拼音”的练习放在有趣的阅读环境中去。

(4)确保练习的多样性。练习表层结构的各种形式有助于理解深层结构。

6.

问题:让学生像真正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的秘诀是什么?

认知原则:训练早期的认知与训练晚期的认知有所不同。

专家有四个特征:(1)他们似乎有第六感,知道哪些信息可以忽略,而哪些信息是重要的。(2)他们会密切关注关键特征,能注意到新手错过的细枝末节。(3)即使犯错,回顾过去,他们的行动方针也是明智的。(4)他们将知识迁移到新环境中的能力要强得多。

专家之所以能做到上述四点,是因为他们的经验使他们能看到深层知识。而成为专家的关键因素是扩展练习。

对课堂的启示:努力让学生深入理解,而不是创造新知识

(1)学生做足理解知识的准备,但尚未能创造知识。

(2)学生不能像专家一样创造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应该创造。

(3)鼓励学生,牢记“熟能生巧”。不要过于关注雄心勃勃的目标本身,而要关注中途站,即成功的中间阶段。把“熟能生巧”换成“熟能进步”。

(4)别指望新手能像专家一样学习。如,专业的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也会花大部分时间思考策略,并试图预测对手的意图;而新手需要考虑的是步法和挥拍。

7.

问题:如何因材施教?

认知原则:孩子在思考和学习方面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

认知风格有多种,如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学习。认知风格只代表我们在思考上的个人偏好,而不应该是衡量我们思考能力的标准。平均而言,认知风格不同的人不会在思考能力上体现出差异。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家教学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分为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秘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视觉-空间智能等8种智能。加德纳还提出“智能不是能力或天赋”,而教育家们在此基础上提出所有8种智能都应在学校里被教授给学生。

如果一个学生缺乏一种认知能力,我们希望能取长补短。但有充分的证据提示这种能力的替代是不可能的。

对课堂的启示:通过思考课程内容,而不是学生的差异来推动关于如何教学的决定。

(1)“能力”的概念不应削弱努力学习和适度成就。

(2)思考内容而非思考学生。

(3)擅用变化,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

(4)承认每个孩子的价值,即使他或她在某些方面没那么“聪明”。

(5)不盲信,就是节约开支。不必因未评估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而内疚,或因未按其风格而调整教学而担心。

8.

问题:如何帮助“慢热型”学生?

认知原则:孩子们的智能确实不同,但智能可以通过持续的努力来改变。

对课堂的启示:总是用过程而不是能力来谈论成功和失败。

(1)像成长型思维理论建议的那样谈论智能,但别指望一蹴而就。为鼓励成长型思维,建议:1-你赞扬的应是过程而非能力;2-鼓励学生寻求反馈;3-学生必须养成在出错或行不通的时候寻找新策略的习惯,并在寻求新策略时要足智多谋。

(2)不要忘记给学生布置挑战性任务。

(3)明确在告诉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帮助他们克服“糟糕,我想放弃”的想法。

(4)将失败视为学习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失败并不好玩,但它意味着你将学到一些东西”,为学生示范这种态度。

(5)不要认为拥有学习技能是理所当然的。自律、时间管理、善于思考的技能也是要学习的。

(6)跟上队伍是“长期” 目标。制订可实现的、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是明智的。

9.

问题:新技术能否改善学生的学习?

认知原则:技术改变了一切,但没有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新技术带来的变化比大多数人预测的要温和得多:(1)你的大脑是可塑的,会随着经验而改变,但思维的基本结构可能不会改变,所以技术并没有改变当今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无论好坏。(2)技术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完全取代教育。(3)技术变化对认知的细微改变是很难预测的。那些看起来应该对认知影响不大的变化(如用屏幕代替纸质阅读),有时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产生影响。(4)沉浸在技术中会对学生的生活产生显著影响的更普遍的想法似乎没有成真。最显著的变化似乎是当今的青少年的确对他们的手机爱不释手。

对课堂的启示:不要以为你知道新技术在课堂上的效果,正视技术在学生校内外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1)公平。所有学生是否有同等机会使用类似的数字设备和学习的机会,包括硬件、课程。

(2)技术产品的应用。当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时,有些东西就被淘汰了。用投影仪代替黑板。随着课程进展,教师可借助黑板很容易回溯到课程的早期部分,学习也可以自行回顾,但这一作用在幻灯片中消失了。

(3)适度借助技术的力量来支持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4)为个人设备制订达成共识的使用政策。如禁止访问的网站、禁止网络欺凌,上学期间能否使用个人设备。

(5)为学生提供持续注意力的练习。

(6)教育家长。提醒他们可以和孩子说“不”;提供使用监控手机使用的软件等建议;更新家长的观念。

10.

问题:教师的大脑又是如何运作的?

认知原则:教学,就像任何复杂的认知技能一样,你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提高。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大脑当然和学生一样。同样也需要掌握事实性知识、程度化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来熟练地完成一项任务。

可采用一种推进练习的方法,即用视频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过程,并和志同道合的搭档结组一起回顾。这样可帮助自己看到忙于教学时很难注意到的练习方面,还可以请同事提供新鲜的观察视角。

对课堂的启示:改进不仅仅需要经验,还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和反馈。

(1)写教学日记。

(2)与同事建立一个讨论小组。

(3)观察你的班级。录制教学视频如同让你多了一双观察学生的眼睛。

(4)观察学生不为人知的一面。找一个可以观察你所教年龄段的学生爱去的地方,不带具体计划或议程,观察就可以。

(5)查漏补缺,慢慢进步。刻意练习一些对目标技术没有直接帮助的活动,如学习公共演讲、即兴戏剧、平面设设计、认知心理学课程等。

【写在最后】

1.

如果我们不利用科学积累的智慧来指导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那确实是一件憾事。这就是作者撰写《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的目的。教育铸就更好的大脑,而关于头脑的知识可以成就更好的教育。

同样,如果我们不利用科学积累的智慧来指导自我成长,那确实也是一件憾事。这就是我细细阅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的原因。

2.

书中援引的认知心理学颠覆了我的一些常识似的认知,比如“与其学习事实性知识,不如练习批判性思维”,“因材施教”。同时,它也植入了不少新的理念,比如"思考能力取决于掌握的事实性知识 "、“思考是以新的方式组织信息”、"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孩子在思考学习方面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没有长期的练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工作”......

思考最重要的限制是记忆空间的有限,克服工作记忆有限问题的两种方法:一是借助事实性知识,这使得分块记忆成为可能。二是让处理工作记忆中信息的过程变得更有效率。反复练习操作程序,使其成为一种自动化过程。这样,操作步骤就不会占用工作记忆的空间。

在众多认知观念中,最让我触动的就是解决思考限制问题的这两种方法,以及学习事实性知识的重要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527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314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535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006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61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220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64评论 3 39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51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81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97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4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23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1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0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1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94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7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