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赶庙会,每周六晚上也爱跟着老妈看《梨园春》,耳濡目染,听了不少豫剧选段,比如传统剧目《七品芝麻官》、《打金枝》、《王宝钏》、《铡美案》、《花木兰》、《窦娥冤》等等,现代戏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当时年少,还不太理解,但也愿意跟着哼几句: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所以,尚未知道原创作者是谁,我已熟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的故事。直到高二语文下册学到《窦娥冤》,才知道“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才知道“曲圣”是何许人也。今天,怀着敬畏之心,写下这篇随笔与大家分享。
关汉卿(约1219-1301年),享年约82岁,可谓长寿老人。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元曲四大家”之首,被后世称为“曲圣”,贾仲明(元末明初杂剧作家)《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我们这位“曲圣”和“诗圣”李太白一样,有着狂傲不羁的性格,以及空前绝后的爽朗:太白曾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已斋也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名副其实,已斋叟无愧于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曲坛独领风骚。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析津志辑佚·名宦》曰:“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
关汉卿又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们都以悲剧最为著名。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而关汉卿的《窦娥冤》亦是元曲四大悲剧之首(另外三部是: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君祥《赵氏孤儿》)。
《窦娥冤》 的故事框架, 渊源于《列女传》 中的《东海孝妇》。窦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难的女性:一、3岁丧母,7岁被迫与父亲分离,送给邻居蔡婆做童养媳,可谓“黑暗的童年”;二、17岁成婚,20岁守寡,独居空闺:“催人泪的是锦烂漫花枝横绣闼,断人肠的是剔团圞月色挂妆楼,可谓“不幸的婚姻”;三、被迫成亲,不愿屈服,后被诬陷,为救婆婆,凌然就义,酿成冤案,许下3个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 、三年大旱,可谓“悲惨的人生”。幸好,其“幼习儒业, 饱有文章” 的父亲中状元返乡,为其洗清冤屈。
谈起悲剧,我们几乎会条件反射般想到,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的确,《窦娥冤》能够入选教科书,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无数底层的人民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哀怨,却如螳臂当车,只能石沉大海,激不起一点涟漪。然而,已斋叟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用他犀利的笔锋,给阴霾笼罩的元朝刮去一阵阵清冽的风,也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纵观现今社会,虽然局势好转太多太多,但是也会有这样的悲剧存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尽量减少,尽量帮助。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
不同于杂剧的敏锐犀利、弥漫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的散曲多写男女恋情、对女性心理的刻画细致入微,写离愁别恨则真切动人,比如这四首《大德歌》,分别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一位少妇的口吻抒发其久久盼望离人归来、却屡屡失望的相思之苦。
春季,以“归”为曲眼。首句“子规啼”,因其声若“不如归去”,能发闺妇怀远之情。二、三句妙用三个“归”字,贴切、自然流畅,强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情感。在飘飘柳絮衬托之下,对比“双燕衔泥”,强化了少妇浓郁的思念和独寂之情。行文上惜墨如金,不蔓不枝。
夏季,首句“俏冤家”是统领全篇的关键句。少妇的思念、怀疑及抱怨都由此而发;少妇对过去美满生活的回味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为悦己者容”的心理,也是以此为依据。曲贵新奇,这支曲子蕴藉含蓄,辞尽却意未休。
秋季,离人还未归来,少妇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凄苦,泪水滚滚而下,“扑簌簌泪点抛”。此时,窗内:枕冷衾寒,形单影只;窗外:秋蝉寒蛩,轮番聒噪。物我不分,从而使少妇的离思之苦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大有“梧桐声,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境界。
冬季,“雪纷纷,掩重门”,交通阻塞,远行人尚未归,少妇为之心碎,直抒胸臆,“人断魂”的绝望,“瘦损江梅韵”的削瘦。第五句“清江江上村”,是化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意境,进一步表现少妇的孤寂与悲痛之情。重点句则是最后的“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漫天风雪里,惟有依栏追忆,悲伤的不能自已。一个“好”字意义双关,非常妙,它似是修饰“憔悴”,但也一扫绝望的情绪,显示出一个少妇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强的性格。
于今年3月4日开始在简书上写文,目前公开19篇,约3.43万字,获得50个粉丝的青睐以及很多好友的支持,真的是满心喜悦;
同时,也有部分人不理解,觉得浪费时间,纯属无用功;也有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让我偶感无助和委屈;
不过,我相信,在茫茫穹顶下,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和坚持。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爱我所爱,行我所行;遵从内心,无问西东……
怀着感恩与共情之心,再次感谢,感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