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上《木兰诗》,我都会让学生交流一个问题:“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如此迫不及待梳妆打扮,是不是减弱了木兰的英勇?
讨论之后,学生基本可以达成共识:无论如何英勇,木兰都是一个女孩,爱美是女孩天性。替父从军十二年,同行伙伴看不出她是一个女孩,可见她的压抑和小心。回家就梳妆打扮,更能表现出木兰的忍耐与孝顺,更能衬托她作为正常女子而上阵杀敌的勇气。把这句拿掉,木兰就不是一个女孩,只是男性战士的翻版。
战争、英勇、孝顺也不能磨灭一个女孩的正常人性,没有这一句,《木兰诗》在我心目中不过二流水准,有此一句,足以伟大,那是对人性的尊重,是对一个正常女孩的尊重。就像我的学生讨论《多收了三五斗》,以为那些旧毡帽们议论热水瓶的好处,也表现叶圣陶先生对人性的体察与尊重:贫穷之下的物质选择,除生存功用,还有便利与审美。
今年第一次用新编部编版教材,课前设计《木兰诗》问题,又有新发现。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让我想到 鲁智深于野猪林搭救林冲,讲述来野猪林的前因后果。此种写法,实是结构精当,写得清楚又不破坏叙事主线。于是设计一个问题:“此句话以用什么形式交代木兰从军原因?这样写好不好?”。学生大体知道结构上的妙处,以对话形式交代起因,突出主要人物木兰。诗歌开头极好,主人翁立马出场,“叹息”与下文交代原委相呼应。
还有一个问题以前被忽略,这次上课突然窜入脑中,课上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不把木兰战争中的英勇作为重点,而是详细交代木兰战前和战后的经历?有个学生(忘记名字)的分析很能打动我:不去写战争过程,是因为对战争没兴趣,甚至暗表否定战争。
最后终于这么多年,我把迪士尼电影《花木兰1》和《木兰诗》做了一个异同比较的阅读。学生发现电影里的花木兰不仅为父亲,也为自己而替父从军,证明女子和男人一样,荣耀家族。和诗歌相比,更有自我选择的意味,更有个人主动性。聊到战争场景,开始学生以为有趣,吸引观众,特别动画电影是小孩子,接受不了战争的残忍,无法理解深刻话题。随着话题深入,有学生反对,以为电影描述战争过于趣味,观众无法了解真实战争,甚至向往。至于小孩子无法理解深刻,无法接受残忍,有学生反对,但说不出理由。我友情赞助,以上学期所读《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为例,提到书中涉及“忽略与死亡”,但是大家都能理解。没有必要低估小孩的智商,只是成年人做不到罢了。
最好交流“电影结尾,李翔跟着花木兰回家,一家人高兴,这个情节设计好不好?”学生讨论半天,没有让人信服的结论。张嘉如脸红,估计想说又怕,我让她发言。她说:这个电影的主题本来是要表明男女平等,结果花木兰被家里人接受还是因为带了个男人回来,好像战争的目的就是找男人,电影开头是通过媒婆找男人,没什么区别。
这个发言说服大家,我接了一句:所以啊,木兰找不到男人独自回家也许更符合电影主题。
布置观影笔记写作,大都数人很烂,周一阅读课讲了下读书笔记的写作,学生带回去重修,今天批改,希望出现让我打打鸡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