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大二,平时学习没多少用功,相比学习,更加愿意花时间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但到了考试周,还是会多多少少看点书,即使在期末,其实也没有至考方休的决心,对一个普通二本院校来说,若考试成绩为50➕,再加上平时成绩,妥妥的60是没问题的。
很多大学生的心态应该都是跟我一样的,比如现在是期末考试月,要求不在高,老师你给我个及格让我回家过个好年就行。大学里,多的是平时抄作业,期末背题库的大学生。
前些天,一个16级的学弟跟我聊天,内容大概是别的都不担心,唯独担心某某科。我打趣地问他“你是担心这科不及格还是担心没有高分啊”,他义正严辞地回答我说“我要拿高分,我要第一”。讲道理,听到这个回复,我是惊了个呆,虽然说我其实早就感受出他是个学习很认真的人,但听到名次非第一不可还是有些惊讶。
印象里,我大概只有在初中的时候有这样差不多的心态。那时候,人小诱惑少,脑袋里被灌输着妈妈的“学习好才有好出路”的传统观念,一心只读圣贤书,初中三年的好好学习,也让我考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
长大后,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周围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再也不是那个一心伏案读书的乖小孩了。尤其是到了大学,大学里没人管,学习生活全靠自律,大学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比如,大学里,很少有人好好学习。
大学应该好好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你是个学生,学生的本命工作是学习。初中好好学习是为了考好的高中,高中好好学习是为了考好的大学,大学好好学习是为了有好的工作。
一个挂科挂了无数次其他方面能力很突出的学生和一个成绩优异其他方面也还可以的学生,“十佳大学生”的荣誉应该给谁?或许有人会说还有成绩好能力也好的学生呢,这些人的确存在,但少之又少。大学跟高中初中不一样,大学生普遍在20岁左右,处事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自然而然的有了一个高度。在大学生中,成绩好的能力不会很差,能力好又成绩好的却是很少有的。
你必须接受现实,在大学里的评奖评优,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优先的。奖学金往往给那些成绩好的人,因为评奖制度上智育占了极大的比例;入党积极分子的评选一定会先给成绩好的同学,因为民主投票往往是投给在班级玩的特别好的人,而那些人往往是学渣,身为新一代党员,成绩太差的确说不过去;一些特别的荣誉证书也往往给那些成绩特别好的人,而那些证书又跟市级奖学金,省级奖学金挂钩,没那些证书,你无法申请其他奖学金。
所以说,荣誉什么的往往一环扣一环,你有了一些荣誉的证明,你才有资格申请其他荣誉,然而多少有为青年却因为自己普通平平的成绩死在了第一关,也没机会冲其他关。
我认识许多学长学姐,曾经都是赫赫有名的学生干部,但他们都感慨过同一个话题当初就该好好读书啊。他们因为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学生工作上,没顾上自己的专业学习,现在大三大四了,挂科挂过几门,英语四级还没通过,与很多荣誉都失之交臂。毕业之后,谁会关心你曾经是哪个学校的谁谁谁,面试官会看你简历,看你所考的证所获得的荣誉来判断你的经历经验,进而考虑你是否为他们所需。
我佩服那些大学里依旧认真学习的人,他们是大学象牙塔的一股清流,比如我的那个学弟。他们对待学习脚踏实地,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所求,是有目标的人。而目标,对于普遍的大学生来说太珍贵了,多少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处于得过且过的混日子状态;待到毕业,工作无着落,过着自己也惭愧的啃老日子。
大学四年,不是拿着父母的生活费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也不应该用着父母的生活费组织各种校园活动,而是应该脚踏实地,静心学习。尽早的明白这个道理,即时悬崖勒马,毕业之后,你将会是另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