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烦恼,因为孩子的教育。
孩子越来越大却发现问题日渐突出,我开始焦急。进入四年级下学期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期。作文、阅读理解停滞不前,一直以来的小问题还是没有改变,根深蒂固的错误还是停留在一二年级的状态,比如bd,pq还是不注意就写错等等。
我的宗旨是快乐的学习。但是我却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快乐了。而这种不快乐是我带来的。想到这我很难过。他一快乐就容易犯错,我一骂又觉得他小心翼翼,头一低眉头一皱。都说老师要允许孩子犯错,对于自己的孩子我要深刻的反省和检讨自己的行为。
社团课我希望他去打篮球踢足球,我觉得男孩子应该把汗水撒在操场上。可是学校只有女子队。我找到教练,教练说可以让他跟着学。孩子不同意,说只有他一个男生他不去。每一次几乎都带有抵触情绪。看到这样的孩子我没办法再勉强他。无奈之下我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我说:“好吧!妈妈同意你不参加打篮球了。以后有时间花钱到外面学怎么样?”孩子很高兴说:“好的,那就等我个子再高些”“那么你学点什么好呢?总不能一个社团都不学吧。你对画画感兴趣,那就学儿童画吧!因为最近两年一直在校外学素描,儿童画的水平已经下降了。”孩子答应了。
写作到了一个瓶颈期,似乎文章越写越后退。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提高的,大概读书时有些应付任务吧。虽然学校举行大阅读活动,每天中午都有读书时间,每天晚上回家还读书半小时,但我发现还是不能提高写作水平。孩子更怕写作了。这种怕很可怕,说明他没有信心也说明他写不出来。我很苦恼。于是我开始和他每天讨论一篇短文。我发现他读书没有真正的理解,只知道表面的意思不知道隐含的意思,对文章一知半解。比如分析到《捡酒瓶的男孩》他看了两遍,在我给他分析时他居然不知道“扒手”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意思却不知道查字典。我说这段时间先我来分析,以后就轮到你分享给我听。我不得不压下自己的焦虑改变自己的态度。我想改变这种被动学习的状态。
当我在看《民国风流》这本书时我也在思考,我想孩子读书时头脑里有没有也在边读书边思考呢?其中书中第一篇文章《那些去留学的大师们》里提到华罗庚、梁宗岱、陈寅恪、鲁迅都是真正求学不求学历的人。一代数学大师终其一生只是初中毕业生,他去留学却不愿意读博士,他说:“因为读博士只能读一门功课,而做访问者哪门课程都可以上。我来剑桥,不是为了得学位,而是为了得学问的。”这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精神。
我不能忘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初心,要让孩子真正的走上“求学”的道路,让他乐于学习,引导他走上自己求索的道路。当读了这篇文章写完感悟时我的烦恼也就随文字消散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