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出身贫寒的人,有可能逆袭翻身吗?
毕竟生在穷人家,不是我们自己能选择的。
更何况,老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只要在年轻时把磨难都经历遍了,以后就光剩下功成名就了。
但是,你肯定还听过另外一种说法,叫: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的人生来就是牛马。
也就是说,不管你有多努力上进,也架不住一辈辈传下来的认知局限,早就把你人生的天花板,给钉死了。
比如说,有人帮了你,你会怎么表示感谢?
多少人默认的是:他给了我多少,我就还他多少。
这个想法,说好听了,是不懂人情世故;说难听了,就是格局小,成不了大事!
然后等你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到中年,终于想明白了这件事,很多机会也都错过了。
所以,穷人家的孩子,真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
最近,新能源汽车出了个“大新闻”:
国产电动车比亚迪,以8万辆的业绩优势,力压特斯拉,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销冠!
着实让咱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回!
更意外的是,从这条消息中,心眼儿还得到了很多关于“逆袭”的启发。
如果,你也正在为“出生就是牛马”而苦恼,不妨今天跟我一起来看看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传奇经历。
看他是如何从一个乡下穷小子,一步步建起自己的商业帝国,成为“左手拒巴菲特,右手赢马斯克”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之父的!
01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
与“蔚小理”的创始人不同,王传福是个典型的60后。
1966年,安徽芜湖的一家普通农户,迎来了家里的第7个孩子,取名王传福。
王传福的上面,有5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在他的后面,还有一个妹妹。
要养育8个孩子长大成人,王家父母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好在,王爸爸的木匠手艺堪称一绝。再加上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在十里八村都有口皆碑。后来还顺利入了党,当上了村支书。
王传福的妈妈,则是那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家尽心尽力地相夫教子,照顾家人们的起居。
正因为成长在这样的家庭,虽然贫苦,却也让王传福养成了不管多难,都要保持积极向上、坚毅正直的习惯。
而这,也为他后来打拼事业,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础。
然而,就连这种简单清苦的小幸福,老天都不愿多施舍一些给王传福。
13岁那年,王爸爸因常年劳累、积劳成疾,不幸离开了人世。
王家的天,塌了!
妈妈一病不起;
五个姐姐不得不赶紧找婆家嫁人;
哥哥王传方也被迫辍学,到镇上做小买卖贴补家用;
最小的妹妹,则只能忍痛送人。
原来热热闹闹的十口之家,转眼间,就只剩下了妈妈、哥哥和王传福3个人。
而从小成绩就不错的王传福,自然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
他自知自己肩上担子有多重,也因此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别人学习的时候,他刻苦读书;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学习;甚至,连夜里说的梦话,都是学习。
当时王传福只有一个心思:考上中专,毕业后学校管分配,就能赚钱养家了。
可谁知,对“中专”朝思暮想的王传福,却在考试时少考了两门课!
为什么?
原来,就在中考前,突然传来了王妈妈去世的消息。
哭着赶回家的王传福,终究是没能见到妈妈最后一眼。
同时,他也错过了吃“国库粮”的机会,只剩下“继续读高中”一条路了。
王传福找到了哥哥,小声地嘀咕道:“要不,哥,我跟你一块去做生意吧。”
“不行!”王传方连想都没想,就断然拒绝了。
“再苦再累,我都会供你到底!要知道,读书是你我兄弟翻身的唯一出路,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
可是,王家就剩两个光棍了,这往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此时,王传福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
她不仅给王家兄弟带来了久违的温暖和力量,更是用自己孱弱的肩膀,一点点将王传福送上了出人头地的快车道。
02 没人替我思考,那就自己来吧
这个人,就是王传福的大嫂张菊秀。
在一片反对声中,她不仅倔强地嫁给了一贫如洗的王传方,还肩负起照顾兄弟俩,帮助王传福完成学业的重任。
张菊秀傻吗?
实际上,大嫂看中的,正是王家兄弟身上的那份坚毅与正直。
她坚信自己的眼光,事实也证明了,她的选择是明智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为了给小叔子凑齐每个月10块钱的生活费,张菊秀可以说精打细算到了牙缝里。
但就算这样,也有凑不到的时候。张菊秀就挨家挨户地去借,最后只借来了5块钱。
拿着哥嫂紧衣缩食省出来的生活费,王传福心里五味杂陈。
他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学出个样来,报答哥嫂的恩情。
什么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不过是“衣食住行都要自己来”的意思。
王传福很明白,哥嫂只能帮自己“不被饿死”。要彻底走出贫穷,改变命运,他只能靠自己!
于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个“读书狂人”:除了吃饭、睡觉,王传福每时每刻都在读书。
不只是课本,他还四处找新书读,长见识、增知识。
就这样,王传福的眼界被打开了,也养成了独立思考、什么事都自己拿主意的习惯。
“因为我穷嘛,所以不管什么事,只能靠自己去想,自己去看。”王传福如是说。
老师也给了他“善于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的评价。
1990年,王传福研究生毕业。留在研究院301所工作,也终于吃上了梦寐以求的“国库粮”。
2年后,他被破格提拔为研究所副主任,成了全院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此刻,王传福却因为他那敏锐的思考力,做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
03 和别人一模一样,你凭什么赢?
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了比格电池有限公司。
已经专注研究电池10年的王传福,当仁不让地去深圳当了公司总经理。
本想着这次可以大展拳脚了,可很快地,王传福就感觉糟透了!
当时,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一种叫做“大哥大”的手提电话。
一部“大哥大”价格不菲,有的甚至高达3万块以上。而里面负责供电的镍镉电池,一块也要上千元。
这时,又传来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日本厂商决定停止生产镍镉电池的消息。
站在人潮涌动的深圳街头,王传福仿佛看到了国内通讯业即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盛况。
所以,一旦日本放弃了镍镉电池市场,这将是个巨大的商业缺口。
想到这,王传福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飞奔回单位,向研究院请示全力进军镍镉电池行业。
结果,报告一去不回,石沉大海。
“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会后悔吗?”
无数个夜晚,王传福一遍遍地问着自己。
的确,从小他就梦想能端起铁饭碗,给家人一个简单稳定的生活。
可眼前的这个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
一旦错过,这辈子大概就不会再遇到第二次了!
想到这里,王传福狠了狠心,交了辞职信,开始着手自己创业。
然而,辞职简单,创业维艰。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想是一回事,等真做了,又是另一番光景。
此刻,摆在王传福面前有千千万万个问题,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没钱!
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保守地说,也得几千万。
王传福哪来那么多钱?
他想到了银行贷款。
可自己一没正式工作,二没人脉背景,连点像样的抵押物都拿不出来。
银行凭什么一给就是上千万?
后来,王传福又联系了几个投资机构,一遍遍地讲述着他对中国电池业的信心,他对公司的规划……然而,还是没人看好他。
无奈之下,王传福找到了表哥吕向阳。
“你和我不一样,你工作稳定,也很有前途,为什么非要冒险下海?”
一见面,表哥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了王传福一通。
可毕竟有亲戚关系在,在王传福的坚持下,吕向阳还是拿出了250万启动资金。
就这样,1995年,在深圳冶金大院里,一个叫做“比亚迪”小电池公司开张了。
公司有了,可购置流水线的千万资金,还是个遥遥无期的梦。
怎么办?
王传福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突然灵光一现:虽然我们缺钱,但不缺人呀!
就这样,经过几个不眠不休的昼夜,王传福亲手搭起了一条“人工操作流水线”。
他把原来需要全自动化生产的流程,分解成了几十个人工操作的工序。然后只花了100万,就现实了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规模。
这种“偷懒”的打法,不仅省下了大量买设备的资金,还大大降低了机器的折旧成本。更重要的是,生产出的产品,丝毫不比全自动化的差!价格却连日本电池的一半都不到。
下一步,就该找客户了。
一个新品牌,人家又凭什么相信你,给你掏腰包呢?
不走寻常路的王传福再次出奇招!
他直接把电池送给了当时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试用:“好就留下,不好您给我退回来。”
终于,局面打开了,王传福又一步迈入了国际市场!
每次提到这段经历,王传福总是掩饰不住地得意:
“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打法,凭什么你赢?还得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没错,正因为王传福这股不怕苦不怕难的韧性,以及敏锐的商业头脑,让刚刚2岁的比亚迪实现了2.5亿块的骄人销量,迅速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知名电池生产商。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了:
为什么叫“比亚迪”呢?这个名字听起来好怪。
还有,他不是做电池的吗?怎么又跟新能源汽车联系上了?
04 不争馒头争口气!
说起当时在深圳注册公司名字的事情,王传福坦言道,自己本来是准备了几个“好名字”,结果都已经有人用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用了这么一个“不中不西”的名字。
“那时候,就是想着先吃上这口饭,至于公司能发展成什么样,没想过也不敢想。所以名字什么的,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至于后来Build Your Dream的英语含义,是在事业有了起色后,请广告公司引申出来的。
所以你看,只有先聚焦脚下,才有可能走得长远。
比如说,从小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苦生活,与王传福刚创业时遇到的状况,就有那么几分神似。
而凭着一口不肯服输的劲头儿,一步步解决难题、寻找办法,王传福闯出来了!
2002年7月,比亚迪在香港顺利上市。
第二年,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
就当大家都认为:王传福终于出人头地,苦日子熬到头的时候。
他却突然宣布,将以2亿的价格收购北方秦川机械公司。
什么意思?
难道比亚迪要改行做汽车?
当他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这个决定时,现场立刻就炸了锅,反对声、质疑声铺天盖地:“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做,我们就抛售比亚迪股票,直到抛死为止!”
果然,第二天开盘,比亚迪股价一路下跌,两天市值蒸发了27亿港币。
可此时的王传福,却坐在秦川汽车董事长的办公椅上,坚定地说:
“下半辈子,我干定汽车了。”
他哪里来的勇气?
原来,与当年看好电池产业一样,这一次,王传福看中了中国汽车的未来。尤其是与自己老本行息息相关的电动汽车产业。
“新能源必将成为未来出行的主流趋势,早布局才能抓住机会!”
于是,在收购秦川的第二年,比亚迪就开始着手造电动汽车。
那时特斯拉也才刚刚起步。也就是说,与马斯克相比,王传福的眼光,丝毫不逊色。
因为做了电动车,王传福还得到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
2008年,巴菲特专程到比亚迪生产基地考察,并向王传福投出了橄榄枝:
“我想投资比亚迪,买下你20%的股份,怎么样?”
让人没想到的是,沉默了5秒钟,王传福直接say了no。
要知道,那可是股神巴菲特啊,多少人想找他投资,都苦于没有机会。
王传福这是财大气粗、不差钱吗?
当然不是。
他其实是不想让“外来资本”控制住比亚迪。
“毕竟,我们是一家中国公司,一旦引入过多外资,经营上必然会受到更多干涉,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最后,巴菲特不得不妥协,以6元/股的价格拿到比亚迪10%的股份。
而比亚迪也成了股神在中国的第一大股,全球第六大重仓股。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王传福的比亚迪汽车,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以中国企业家身份,经营着自己的公司。
比如说,用朝代名为汽车命名。
王传福是怎么想的?
在一次采访中,他直言道:因为人格曾受到侮辱,所以必须争一口气!
原来,在比亚迪刚刚起步时,有一次,王传福到国外参加交流会。
可谁想,当他刚刚走出国门,就遭到了对方非常不合理、不公正的盘问。甚至美方官员还要求他出示返程机票,唯恐王传福赖在美国不回去了。
“从那时候起,我就决定一定要做出世界级高度的中国企业,还要在产品上充分展现自己的国家文化。”
于是,在2012年的时候,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横空出世!
在“秦”之后,又相继推出了“汉、唐、宋、元”四大车系。
如今,满大街跑着的,带着用篆体汉字写就的“王朝系列的车标”的比亚迪电动车,不仅辨识度高,还成为了街头最亮丽的风景线。
另外,王传福还倔强地用在车内采用中文按键。
很多人都说他“太土”,然而,正是这种“土”,让王传福带着满满的民族自信,从乡下走上了国际舞台。用实打实的成绩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车企,照样拿第一!
05 写在最后
回望王传福这一路走来:
如果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他无法拥有坚持到底的毅力与耐力;
如果没有哥嫂无私的资助,他就无法及时打开眼界,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如果不是在困难面前不肯低头,在荣誉面前不忘根本,他也无法连续踩中风口,一而再地获得成功。
如今,王传福早已身价千亿,吃喝不愁。
而对于当年有恩于自己的哥嫂,他也始终没有忘怀。
早在比亚迪发展上升期,王传福曾邀请哥嫂进入公司,拿工资、享清福。
但哥嫂怕给他经营公司惹麻烦,又断然拒绝了。
后来,得知嫂子娘家需要帮助,王传福就默默地把钱打到了嫂子弟弟的账户上。
他还带着嫂子的母亲,四处寻医问药,承担所有医疗费用,外加定期的探望。
现在,王传福和哥哥嫂子的家,是门对门。
一家人互相照应,兄弟情深,简直是羡煞旁人!
而懂得知足感恩人,在事业上,也必定会走的长远,越来越好!
关于王传福和他逆袭的经历,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留言,我们讨论区里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