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01 字 ,预计完整阅读约需5 分钟
最近有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刷屏了,内容是关于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的“成功人生”。
我想,不少人看到这篇文章,都会感觉到一股焦虑情绪从脚底蔓延。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同龄人”套现了15个亿,而是文章里那些扎心的文案,比如: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
“三年前还是普通记者的胡玮炜,已经不动声色的走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大学毕业后五年,你就会发现,'同龄人'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名词。”
“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
“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
……
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的句式: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优秀!人家不当记者了还能开公司,人家公司开不下去了还能套现15个亿;你再看看你……
然后,很多网友也开始模仿造句:
溥仪3岁登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莫扎特8岁作曲,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王俊凯17岁身价过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奶茶妹妹23岁身价500亿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同道大叔28岁套现1.78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
如果继续攀比下去,写到明天早上都写不完。
韩寒也在微博里怼了这篇文章,说:
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吗?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身价千亿的首富,面对一个园丁,一个美编,一个程序员,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关系,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
后来,我又看了原文作者——@王耳朵先生 在《致大V韩寒》一文中的回应:
作为一个衣食无虞的成功人士,韩寒你当然可以云淡风轻,但你千万别教年轻人不焦虑。
那么,到底谁说的更有道理呢?
我觉得,重点不在于他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是怎么理解的?以及,理解之后,我们又会如何去行动?
韩寒代表了一部分人的价值观,王耳朵先生代表了另外一部分人的价值观。不管他们俩谁“赢”了这场讨论,大家还是要回到各自的生活轨迹中去。
作为一个微信小编,我也掌握了一点点自媒体人写文章的“套路”;自媒体人是为阅读量负责,而作为读者,我们却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如果不加筛选地把那些营销内容、段子文案奉为圭臬,我们的大脑慢慢就会被大量的垃圾信息侵占,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王耳朵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许并不是为了传播“焦虑”;但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某某套现15亿”这条八卦新闻上,因此而变得浮躁,不去做好眼前该做的事、反而抱怨自己连“一个亿的小目标”都无法实现,那就真的会被同龄人“抛弃”了。
毕竟,胡玮炜她们套现了多少个亿,并不是我们能随意模仿的;但如果我们连眼前的工作都做不好、还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吗?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把人们对事物的掌控,分为三个层次:
1)影响圈-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把本职工作做好,争取超预期完成任务)
2)关注圈-在我们能力之外、视线之内的事情(升职加薪,或者辞职创业)
3)不在我们关注范围内的事情(让公司上市,或者套现15亿)
简单来说,“影响圈”就是我们力所能及、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改变的事情,而“关注圈”,则是我们只能评论、发表意见,但却改变不了的东西。
胡玮炜创业开公司,对很多同龄人来说,既不属于“影响圈”、也不属于“关注圈”;因为,我们很多人,和胡玮炜惟一的交集,可能就是年龄了。
那我们的“影响圈”是什么呢?
当然是——抛开浮躁的花边新闻,找到适合自己的阶段性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努力。
“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个习惯,就是要我们多关注“影响圈”,把注意力集中在阶段性目标上,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到极致。
史蒂芬科维说,这样的心态,才是积极主动的。
相反,如果我们天天焦虑痛苦,被各种鸡汤文章“震惊”,我们的影响圈就会越来越小。结果,也就变得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且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
所以,如果不想被“同龄人”抛弃,我们首先要具备的习惯是——
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内,并且不遗余力地扩大它。
最后,聊聊我自己对《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的看法吧!
我唯一关心的是:咱们存到摩拜单车里面的押金,还能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