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他现在所在的工作是一家事业单位,每天朝九晚五,工作比较轻松,不忙的时候追剧、淘宝、打游戏,一点都没有斗志。
他说,难怪人人都想逃离体制,这样的工作无聊至极,谁会在这里待啊!
我跟他说,你可以试试找别的工作啊。他说,其他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做不来。
我无语。
2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谈体制色变。如果说要进体制内工作,就像逃避瘟疫一样远远躲开,脸上还顺带着鄙夷的神色。
说起来体制内的工作,很多人嫌弃它的主要原因大概是无聊和迂腐。尤其是当下新兴职业这么多,体制就成了万人嫌。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它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可是体制是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3
我想聊聊自己的经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国企,还是家人托亲戚帮忙进去的。
在对这份工作没有任何的概念的情况下,我就开始上班了。
工作很清闲,一天的工作早上两个小时就能做完。剩下的时间大家就聊聊天,追追剧。
没过半年我就疲倦了,觉得自己在荒废生命。于是,我在没有告知家人的情况下,就选择了辞职。
不管家里闹得如何鸡飞狗跳,我一心念着“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怀揣着不多的积蓄,我潇洒玩了两个月,去了很多地方,心里还偷乐:这才是生活嘛。
可是,真实的生活还要继续,我把钱花的差不多的时候,开始重新考虑工作的问题。我自己重新找了一份新的工作,不是体制内的稳定工作,但是,当新的工作熟悉和稳定以后,我又疲倦了。
后来我才明白,任何的工作都会趋于重复和平淡,它和体制无关。不堪的不是体制,而是迷茫的自己。
现在的我,做的工作依旧平淡。谈不上体制与否,我却觉得,每天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反而让我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去提升自己。
4
很多人并没有想清楚体制到底是什么。
你以为离开体制以后,日子就是两人一马,明日天涯;是在某个海边小镇开个花店或者酒吧;是一片内心安宁岁月静好的模样。
太天真了。
如果你抱着这样的心态逃离体制,走出去就会发现世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因为从一开始你就把体制的概念搞错了。
体制,从广义上来说,指一定的规则、制度。从政治学来说,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限于上下之间有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如: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机制”由有机体喻指一般事物,重在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机理即相互关系。
很多人想要逃离的体制看起来是政治层面,其实是广义层面的制度和规则。事实是,没有人可以逃离规则,哪怕你真的在海边小镇开了一间咖啡馆。
我们所厌倦的并不是体制,而是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的迷茫。真正明白自己要什么的人,体制是限制不住的。
5
作家周冲在辞职之前,曾经在县城里教书。学校的同事们平时都是聊天打麻将,她都学不来,拿起书来看,反而成了别人眼中的异类。
她在《我为什么离开体制》一文中曾经写到:小镇……物资贫乏,精神贫瘠,日子的复制感极其强烈。一天就像一年,一年就像一生。
这样的生活与她所想完全格格不入,但是她并没有盲目辞职,而是选择沉淀自己。她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每天一部电影、半本书,并写作5000字。
在她离职以前,她已经是专栏作家,并且出了一本书。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真的想要逃离体制,也知道自己接下来想要的就是写作。安排好一切,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
6
如果你想要逃离的是政治性的体制,你可以选择离开,如果你想要逃离的仅仅是这个世界的规则,是因为你迷茫、疲累,那我劝你还是三思。
不会游泳的人,无论换多少个游泳池都没有用。
《肖申克的救赎》中,雷德这样描述安迪:你在他的眼里从来看不到迷茫。安迪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肖申克的高墙盖不住他的光芒。当做好一切准备,上天都会帮助你逃离。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而把自己眼界的狭隘推给体制的人,无论有没有牢笼,他都飞不起来。
会被困住的人永远逃不掉,就像离开了肖申克的人,最后还是希望回来。
会被体制困住的人,永远都逃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