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很有好感,2016年年初拿到这本泛着淡淡文艺气息的《在江湖》,作者老树,微博“老树画画”的主人。
书中有一段对老树的采访,问他为何他的画作中常常透露着虚无感和禅意?老树回答:人的状态,人的生活,人活着的态度和境界,是你自己一步步活出来的,体悟出来的。画画也好,写作也好,只要贴着自己,诚实地来画来写,就行了。
记得7年前在某连锁拉面店做暑期工,每天下午两点过后,值班经理就下班了,过一会出纳也回去午休了,餐馆里面放着夏日午后懒洋洋的音乐,零零星星还有几桌客人在进食,大厨和服务员都不约而同开始犯困。每到这个时候,一起暑期打工的一个男生总是特别殷勤抢着给客人点单和买单,每每如此,心生感激。时间久了,发现这位男生在高峰忙点却常常不见踪影,反差如此之大,又让人不禁纳闷。
又是一天午后,我正准备去给邻座的一位客人结账买单,他抢在前头说“我来吧,你休息一下”,匆匆过去收了客人的钱,打扫干净桌面,我报之以微笑,他神神秘秘地走到我身边:“中午没人管的,经理和出纳都不在,你收了钱自己收好就行,别和人说是我教你的。”突然间,他之前的所有行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忙时偷懒不见人影,闲时勤恳抢活干,和出纳姑娘尤其亲密,对大厨总是一口一个大哥,想必他的行为出纳和大厨并非不清楚,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学法学的我,正义感爆棚,恨不得立刻站出来去经理那边揭发检举他的行为。另一位暑期工及时制止了我:你傻么?你揭发他有什么好处?万一他报复你呢?我怯懦了,退缩了,明哲保身了,但内心总是时时纠结,直至暑期兼职结束。
老树在《在江湖》有一幅画,印象深刻,二人面对面于舟中划桨,一轮明月当头,湖上几丝涟漪,配诗有“三十年江湖游走,见各等人物,做诸般事情,看明白,也就几碗米饭。五十年人生经验,得多少利益,争什么功名,说到底,不过一握烟云”。
我常常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来宽慰自己的良知,逃避并未给我带来内心的任何的解脱,反而时时出来啃噬内心。正是因为有太多我这样在利益面前选择明哲保身的人,社会才变成了江湖。如果不作为是不诚实,作为其实也不一定必须检举揭发或同流合污,尚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比如好言劝告、旁敲侧击等等。过于看中一时得失,长远看反而得不偿失。
人在江湖,应该对自己诚实,方不辜负自己的良知。还是老树说的好:没必要去看谁的脸色,没有必要去关心别人在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他能替代你活着吗?这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基本的诚实。
如果褪去幼稚的壳是要以撕裂诚实的自我的方式,那幼稚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推荐这本《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