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是曾子说的,具体无法考证。
南怀瑾先生讲《论语》的时候提到过,中国传统文化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君道、臣道和师道,其中师道又另有讲究,有一个“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的原则,三种不同的选择和处境。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句话开放性太强,留给人的想象空间无限。用师者是谁,用友者是谁,用徒者又是谁?师是谁,友是谁,徒又是谁?用师者一定会称王吗,用友者一定会称霸吗,用徒者的结局一定就是灭亡吗?王不王怎么界定,霸不霸怎么界定,亡不亡的范围又怎么界定?
华杉解读《孟子》有说,“把臣子当老师用,能王天下;把臣子当朋友用,能霸诸侯;把臣子当马仔,只用听话的,呼来喝去,就要自取灭亡。”那么,这句话的本义应该适用于君臣之间。“用师者”、“用友者”、“用徒者”都是“君王”,“师”、“友”、“徒”都是“臣子”。王是称天下王,霸是称霸一方。而对应于不同的选择的结局就是“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孟子是具备“王者师”的能力的贤者,齐宣王召孟子,说明齐宣王并不是把孟子当成自己的老师来看待而只是臣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君臣之礼相待本来无可厚非,孟子不高兴的应该是齐宣王使用君臣之礼的时机不对,此时孟子还不是臣子,当然没有义务应召,背后则是对齐宣王“心不正”的不满。学生听老师讲话的时候一定是态度谦恭的,求教和改变的心理是迫切的,那么老师说的话是有分量的,是都得听的,听了之后要不折不扣去执行的。齐宣王内心里面不把孟子当成老师,少了敬畏之心,孟子说的话就会大打折扣,更不会不折不扣去执行,那么即使说了等于没说。
面对用人之法,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要看君王的心正到了什么程度。君王心正,“师”越愿意来到这个国家,君王就越有可能得到“用师”的机会。君王心术不正,周围的“徒”越多,国家迟早会因为“用徒”败掉。君王的心在远离不正靠近正而没有达标的情况下,“用友”称霸的可能性最高。孟子是师,齐宣王不识师,不能以“用师”的方法去对待他,说明齐宣王没有那份心,也不是那个能行王道的人。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是动态的过程,是只能无限接近的理想状态。
历史上,汤用伊尹,周文王用吕望(姜太公),都是“用师者王”的例子。齐桓公用管仲,汉高祖用陈平、张良之流,刘备用诸葛亮等等,都是“用友者霸”的例子。这些“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的例子也是后来人总结归类的,当事人称王称霸之前想到的该是“识人用人”而不是先有的“用师”还是“用友”的概念。先根据那个“人”的意见对推动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没有,发展大不大,再量才而用,最有能力的“人”自热而然得到更多的信任和重用,以致于成为人们口中的“师”或者“友”,就算一开始就被推至“老师”尊位的人,君王也是要看看成效的吧,不然不也是“不识师”,齐宣王是不识孟子这个“真老师”,这位君王是不识“假老师”。后来人从其结果反推回去找到“王”的原因是“用师”,“霸”的原因是“用友”。所以,用师者一定称王,用友者一定称霸,用徒者一定灭亡的绝对说法是不存在的。只能说,根据丰富的历史经验的积累,用师者趋向于王,用友者趋向于霸,用徒者趋向于亡。
在现代社会,“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的适用范围从古代君臣间用人之道发展成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实现。只是适用身份变了,其核心内容是恒定的。领导者心正,正能量吸引力法则,身边便会聚集心正的下属,敬事而后禄,领导者养成识人之术,便能举直错诸枉,人尽其才,团队、组织或公司等等就能无限趋近于最好的状态。不一定只是适用于管理中领导者用人,这句话的衍生义视个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如果把它当成择友观,就可以这样解释:交友要慎重。不要与徒者为伍,他们善柔、便佞,只会投其所好,时间久了你会迷失自己。要与友者同伴,切切偲偲,互相切磋,择善固执,时间久了你会完善自己。最难得的是结识师长般的朋友,他是你人生的导师,时常为你指点迷津,帮助你实现人生正途。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是可以解释历史也可以预测未来的,它是不断逼近理想状态的动态实现。我们所有人都只能在路上,不断接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