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坐车去学校,一路堵堵挤挤,下车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而此时学校宿舍的门应是关去,唯独落下湿漉的地面,黯淡的灯光,以及行李箱拖曳着的轱辘声。另寻它处安顿下来,权衡价位,想起专业课上最近提及的课题"青年旅舍",便用手机上的地图找了家距离较近的一家:菩提树下青年旅舍。
走过街道,眼前是一个狭窄而又僻静的巷子,巷子里的灯光微弱且是惨白,白得惨淡,住在巷道边上的人家也已熄灯睡去,黑得没有气息,于是将脚步放慢下来,一步一步,像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站在导航结束的位置上,未有见着门户敞开,标牌悬挂,巷道小路上的灯光依旧是那么白,那么惨淡,默默拨开号码,手机的另一端里传来久违的声音。
接待我的是一个介于青年与中年年龄阶段间的男子,他被手机吵醒,在打开门后他的脸上还残留些许倦意。来这里入住的人大多在网上先是预定房间,或是在夜未深时走了进来,相较来说自己像是个不速之客,不过在门打开后,也就意味着今晚有了着落。他问了一些关于我的信息,一一作答,而后得知店里只是剩下两顶帐篷间时,心生窃喜,今晚就睡帐篷。
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拉开帐篷上的链条,伸出头去,眼前所见较之夜里所见只是多了点光亮,并无多大变化。这家青年旅舍很小,设有三层,在三楼的空地上另是设有三个帐篷。晚上在一楼换上拖鞋,去二楼的冲洗间洗脚,回到三楼,便扑向立在那里帐篷。睡帐篷给我一种打地铺的错觉,不觉得寒酸,是认为它很有趣,帐篷很小,如同这家旅舍,都是微小的型号,但小是可以小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给人安全感和清静,换之在街道上矗立,望着大而显得空荡的路面,又怎是会乐得起来?
简单收拾好行李,走下楼去,但并不急着离开,在一楼四处看看。一寸见方,方寸之地,有会客厅,前台,厨房,休息室,甚至是像模像样架起了一张少有人使用的乒乓桌,而最为吸引我的还是被裱在墙上的四个字:菩提树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