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胡小莉,在产品道路上依然需要不断学习的产品狗一枚。
写在前面:
若要问平日里我常用的手机app,除了微信这种上神级的、网易云音乐这种上仙级的,我想说说微信读书。以下就是我对微信读书产品的全部分析。
腾讯于2015年8月27日推出 微信读书 这一应用,一出生就含着微信庞大社交链的“金汤勺”,成功在喜马拉雅、亚马逊kindle等阅读市场抢占一片天地。
微信读书一推出便引发了大量的关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如今在图书免费排行榜前列,通过酷传的数据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个。
微信读书这款APP,相较于市场上更多以用户封闭式阅读的其他阅读应用,微信读书满足了人们“晒”的欲望,定位做一款社交化的移动阅读软件。在找书、放书、读书、评书等每个阶段都有很好的社交体现。通过体验以及周围人的调查反馈,我尝试结合微信读书现有产品逻辑和模式,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接下来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来简单地谈谈我的想法:
1.关于微信读书的定位分析;
2.关于微信读书的产品分析;
3.关于微信读书的竞品分析;
4.关于微信读书总结及建议。
一、关于微信读书的定位分析
单从微信读书的slogan“微信读书——让阅读不再孤单!”可以明显的看出微信读书是定位于社交的移动阅读应用。
在微信读书推出之前,掌阅读、亚马逊kindle等阅读应用已布满市场。在我看来移动阅读应用确实解决了传统读书方式,书籍购买麻烦、携带不便、占据空间、资源浪费等痛点。但是很明显在这个强调碎片化阅读的当下,我们和书籍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又面临着新的痛点:
1.不知道读什么书,不确定书的内容及质量,于是放弃阅读
2.没有读书的动力,在这个喜欢“晒”的时代,封闭式读书,没有竞争动力,于是买了书就放在书单里,很少真正去看
3.阅读过程中,没有与他人交流的好途径,难以评判自己想法的对与错
融合以上场景需求,微信读书给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1.用户不知道读什么书?
·和好友发现优质书籍。让微信好友来帮你在茫茫书海中发现一本好书。很显然,当下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传播的中心,都可能成为意见领袖,更何况身边的亲朋好友,他们的喜好和自己的重合度空间更大。基于微信的熟人圈子,用户可以看到好友看的书。一起碰撞发现自己想读的优质书籍,同时,被周围人知道自己读什么书,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给自己的社交名片增加标签。
2.用户缺少自主阅读的动力,买了那么多书,看了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和好友比拼阅读时长。了解自己的阅读时长,也收获与好友比拼时带来的成就感。好友圈中营造一种全民读书的氛围,让自己更有动力。看到周围的人在读什么、读书时长,自己如果不读书,就显得落伍不是进取了。再者人天生都有竞争和炫耀的天性,通过和好友之间的阅读时长对比,能够督促自己读书。
3.阅读过程中,用户如何交流分享,判定自己想法和了解到别人的想法?
·和好友讨论交流碰撞。与好友进行阅读交流,让阅读不再孤单。将自己经过深度思考的读书想法分享出来,获得好友的点赞和点评,基于读书产生碰撞,增进朋友间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想法。通过查看好友的读书想法,更深层次的了解书籍和好友。
二、关于微信读书的产品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款产品,以下我将从用户需求、产品形态、框架以及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1.用户场景与需求
结合当下阅读用户和微信用户群体,我将微信读书的用户分为狂热型阅读用户、休闲型阅读用户、偷懒型阅读用户,并总结了他们各自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从微信读书提供的书籍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微信读书提供的都是对人有价值的书籍,提供的都是高质量的出版读物。这样可以将一群有思考深度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同时用户既然来到了微信读书这个平台,那他们就可以给自己的好友分享自己的书单。通过这种方式来打造一个志趣相投的高品质的社交圈。
2.产品的核心逻辑
仔细分析,这款产品的业务逻辑还是比较简单,主要围绕「找书」、「放书」、「读书」、「评书」、「分享」来展开,在精心定制的阅读体验下,加入了社交元素,通过好友在读列表「找书」,通过「评书」记录自己的想法,通过「分享」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查看好友想法,让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闭环:
下面是微信读书的主要页面,可以感受一下:
3.产品框架
为了更深理解微信读书,以下是我对微信读书产品框架的梳理:
进入微信读书后,首页tab分为发现、书架、想法、我,默认展示发现,可见相较于传统的阅读,微信读书注重于阅读社交,社交贯穿于整个产品。从产品层级结构来说,层级划分比较合理,核心功能入口放置在靠外,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收起在更深的层级中。
4.关键页面和典型交互
微信读书核心的是用户找书,最主要的页面就是发现,我对发现的页面进行了拆分,如下图:
微信读书的发现功能目的主要是帮助用户找书、督促用户看书、引导用户建立社交关系。将大部分功能收缩在「发现」,让用户可以快速的触达使用,精选的优质点评唤醒用户阅读欲,让用户在点评中提前去感受书中内容,找到更喜欢的书籍,并快速进入阅读中,用户体验非常好。
5.重点业务——“找书”的业务流程
阅读产品最重要的就是找书、读书、记笔记,而找书是微信一大亮点,流程也相对更加复杂些,因此我梳理了微信读书的找书流程:
找书的流程是微信读书业务流程中重要的一个流程,这个流程在使用过程中突出的优点是:
·提供好友在读推荐书籍、热榜书籍以及书城等方式让用户「找书」更容易,更快发现好书;
·精选用户点评、好友阅读进度和好友想法,选书的过程中满足用户的好奇心,找到更想读的书籍;
·免费试读书籍,如果你还没有阅读过这本书并且对这本书有兴趣你可以选择将这本书加入书架或者进行试读,试读之后如果你还想继续阅读可以进行购买。
6.微信读书的产品表现
首先,从产品的排名和评分数据进行观察,如下:
下图是用户对这款产品的评价:
另外,我从产品内部进行观察,得到以下信息:
1.热门书籍共同人数大概8000左右,每个用户点评数最多不超过500条;冷门书籍共同人数为10左右,评论数基本是个位数(抽取热门榜第一本和好友圈在读人数最少的书籍的数据)
2.天阅读时长基本在1个小时左右(抽取好友圈时长排行榜周第一名用户数据)
3.微信好友圈10%左右的用户使用微信读书(通过几个微信好友微信读书数据得出)
7.用户的反馈
我从app annie收集并整理了一些用户的差评和建议,如下:
通过以上的用户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1.基础bug:1.5.0上线后,登录不上或者闪退一直存在反馈;
2.阅读体验:iOS版1.5.2上线朗读功能后,使用体验差;阅读设置项不全;
3.资源和价格上还可以调整:一周只可以兑换十个书币太少,建议可以根据用户的时长做调整,或根据用户分享的想法,点赞评论数送相应的书币。
三、关于微信读书的竞品分析
2017年2月28日网易推出蜗牛读书,网易蜗牛读书和微信读书这两款产品的用户群体以及设计风格很相似。虽然微信读书现在已经相对成熟,但谁也说不定网易蜗牛读书会不会在当下这个知识付费的快车中反超微信读书。网易蜗牛读书自推出以来备受大家追捧,推出第二天在图书免费排行榜中就冲破前100,到第十天逼近前30。因此我想简单对比分析网易蜗牛读书的功能,找到微信读书可能的创新点。
网易蜗牛读书主打“每天免费阅读1小时”、“领读人带领读书”,不同于微信读书,网易蜗牛读书的每天免费领取1小时读书,能很好的培养用户的读书习惯,通过简单的调查发现,每天默认1小时,领不领都在那里,若不领取用户会产生吃亏的心里,心理学研究证明,比起得到用户更关注自己失去的,所以用户基本都会去领取并阅读。这两款分别利用不同的用户心理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微信读书,竞争和炫耀的天性;网易蜗牛读书,比起得到更加关注失去的心里)
网易蜗牛读书,领读人效应,让真正爱读书有观点的人做领读人,营造高品质的阅读氛围。相比较微信在读好友而言,网易蜗牛读书又将阅读品质提高了一个品阶。通过领读人来找到更想读的品质更好的书籍。
尽管网易蜗牛读书刚推出一个月,但是一些亮点备受追捧的功能,还是值得微信读书思考的。
四、关于微信读书的总结和建议
1.微信迭代路径分析
以下是微信读书的产品关键迭代路径: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发现:
微信读书强调社交感,在迭代初期更加注重阅读的体验,后期迭代强化其社交属性。
2.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我大概提出以下建议:
1.修复登录不上的问题。通过app annie的用户反馈,微信读书1.5.0上线后频频出现登录问题,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从使用影响和使用频率来说应该优先解决这个问题。
2.阅读页面的优化。增加字体设置、自动调节亮度设置等,从别的阅读应用来看,阅读体验都做的相对较好,而微信读书同样作为阅读软件阅读是核心功能,所以下一步微信读书十有八九会从阅读体验开始着重优化。
3.语音朗读功能优化。声音调控(机器朗读、特定人朗读、用户读书),语音流畅性优化,提高用户体验。
最后,我想说微信读书产品克制做得很好,比如兑换书币功能,每周最多兑换10书币,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以上是我作为快2岁的产品狗对微信读书这款产品的分析,以及当下简单的建议,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