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早前对兵法有兴趣,此句又朗朗上口,囫囵吞枣地记了很多年。一日反刍玩味,大惊,这不是人际交往的金科玉律吗?
同样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表情,出自主观感受不同的两个人,我们的解读判若云泥。比如哪怕是一句恭维“真厉害啊!”对先决印象不好的人,很容易嗤之以鼻,进而贴上捧臭脚、虚伪的标签;如果是出自好朋友,则会由衷地开心。
至少这种现象在我身上尤为明显。对于把我收服的人,对方说什么是什么,心悦诚服俯首帖耳。即使偶有小芥蒂,也万事从对方是好意的角度出发,旋即化解。然而,对于降不住我的人,本就没什么好感,因此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于是很容易一言不和满盘皆崩,脸上还是笑着,脑海里却满屏的都是弹幕,在心里声嘶力竭地大吼:你谁啊?此后不管再说什么,都可能话不投机了。这也很好解释,人际交往这么主观的行为,一旦对别人形成一定的认知,进而很大程度上只剩确认性偏差了,接下来的过程无异于疑邻盗斧,越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那是否人际交往就变得令人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了呢?也不然,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做到让所有人喜欢。哪怕一个人一言不发,只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别人已经在瞬间就从样貌、体型、衣着、精气神等,把性格倾向、教育背景、职业、出身判断个大概。有些人很努力去尝试了,以为小地方将就一下又何妨,孰料最后还是发现合不来确有原因,倒落得个反目的下场。虽说何必过激呢,只是合不来而已,决非血海深仇,而是一个太正常不过的现象罢了。但教训是值得吸取的,合不来终究合不来,且不说过程中自己也委屈,刻意装模作样迎合一部分人,势必会同时流失另一部分。究其原因,仍是所谓的缘分。除非像日本某销售大师,在拜访每个人之前都仔细调查一番,按照对方可能喜欢的方式从衣着谈吐方方面面打造自己。
何况,有些话说不说、有些事做不做,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智子疑邻的故事。关系不够,对方并不珍惜和感谢你的雪中送炭,反而更有可能好心错付。有时我以为宾主尽欢的交谈,其实只是一厢情愿,而对方一直在极力忍受才勉强不发作。有时我以为一个举动增进了彼此的交情,事实上充其量只是自我感动,于对方适得其反也未可知。如何攻心,玄妙至极,不可说。
人非圣贤,不可能被仇人打了左脸也把右脸伸过去。坦白说,也不可能一视同仁地宽容所有人。对于亲近的人,宽容的阈值就会很高,负面情绪一笑了之,而本就没什么好感的人,一点小事都能在心里斤斤计较,不让寸分,自己也一直不舒坦。反过来,假如能做到都以智子的态度一视同仁,也就不会疑邻和庸人自扰了。从这个角度讲,把别人都高看一眼,其乐融融地相处,甚至有点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不失为让自己好过的良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