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丁香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说明书上说,中药无不良反应,这是真的吗?》,原以为丁香园这种专业的医学网站会有理有据的论述中药毒性及安全性问题,但看完后却大失所望。这不是丁香园第一次黑中医中药,从丁香园的立场来看,更多的是排斥中医、中药,并成为了该企业的政治正确,但每次都没说到点子上。出于对中医药的偏见和不了解,再加上完全西化的科学思维,使得中医药的所谓“缺点”被无限放大。黑中医成了政治正确,丁香园这样的科普还是不做的好
一、不明所以的一棒子打死中医医生和中药
1.首先我们没有发现中成药的说明书上说“无不良反应”,我见到的是“尚不明确”和“不详”,这和“无”是有本质区别。“无”代表否认,而“不详”表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标题似乎有标题党的嫌疑,当然若有中成药确实写了“无不良反应”,那不知是谁通过的审批,到底是不是正规药厂生产的?恕请告知。
2.文中说“毒性现今被一些中医医生所忽视。总有一些中医医生忽视了治疗期间中草药及其制剂的毒副反应,没有进行严格监测。”我想这种一杆子打死一批人的批判,应该是混淆了庸医、骗子和真中医的区别。我身边的中医同行,对有毒的中药还是很谨慎的,所以“总有”不知道你这数据哪来的?相反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倒是普遍性,可以说西医总是不辨抗生素适应症,随便一个小感冒就用上了高档抗生素。都是医生,总有那些医德败坏,学艺不精的人吧。
3.“每一次针对由于中药饮片致肝功能损害的讨论,都没能引起当事医生的重视,更没能使他们从中吸取教训”。我们没有不重视这些毒性,去年《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已经发布,而其中强调最多的就是:肝损伤的黑锅大部分都被中草药给背了。回顾分析中草药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相关临床文献,相当部分的病例缺少直接和确凿的客观证据,其诊断结果仅为“可能”,准确度和可信度高的HILI临床诊断并不多。此外,由于影响中草药肝毒性的混杂因素众多,比如部分中草药药名混淆(三七和土三七)、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中草药混伪劣品存在,有毒物质污染、与西药联合应用造成HILI“冤案”、“错案”的发生。最后造成了“非西药,即中药”的片面性诊断思维,以及肝损伤药物构成比统计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临床上存在夸大中草药毒性的现象和问题,既不利于对患者的客观诊断和治疗,也易造成舆论误导,使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受到损害。
二、再次避开剂量谈毒性
通篇文章,看到的不是学术探讨和临床证据,全是大篇幅的一通抄书。其实,他的言外之意是:看,中药这么多不良反应和毒性,你还敢吃吗?其实这种套路,已经被很多中医黑用过无数次了。WHO不是也说槟榔为致癌物,红肉也是可能导致癌症的食物?果壳网等出来辟谣,也是在强调剂量问题,这里难道就不适用了?总想几下就把群众吓到?按照中成药的说明剂量吃,类似槟榔这种药食两用的要吃多久才能吃成癌症?日本汉方制剂强制药物安全实验(千年古方一样要,亲,不过日本人很鸡贼,剂量部分基本上是原方的1/4~1/6,这部分实验太好过关了),不过这样一搞,欧美老外好像很吃这么一套的,所以出口搞的比正牌中药好太多了,羡慕别人的时候多看看别人是咋搞的,方法很重要。详见日本是否在"发扬光大"中医("发扬光大"引用知乎某问题原文)?
三、中药毒性的复杂性
1.中药的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问题,我想请各位先看一个流行多年的老帖子《中医将亡于中药! (经典)》。该文将目前中医中药的困境总结的比较彻底和全面。中医不是不想提高疗效,也不是不重视不良反应,而是真的难于追溯和统计。首先从药物上,种植过程中可能产生毒性,不同的采摘时间可能产生毒性,不当的炮制方法可以产生毒性。“三月茵陈四月蒿, 五月六月当柴烧”,这句话并非虚言。而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缺乏监督,没有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生产,我多次看到某些中药流通市场,许多药物发霉了,还在卖到全国各地的药房。这种玩意吃下去,先不说疗效,鬼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毒性。可我们中医医生说得清吗?我给病人看病,我觉得明明该有效,可开下去却没什么效果,我不禁要问,到底是我诊断开方有问题,还是药品质量存在问题呢?我无法回答,我更觉得心里难受。
2.中药不良反应难于监测。沙利度胺,这个药物现在还在用于临床,它的确有很强的副作用,但并没有因为副作用或毒性而禁用。反观中药,只要发现什么毒性,就一禁了之,我们哪有什么申辩的机会。欧盟违禁中药名单(二):来源于有毒植物的中药品种中,包括厚朴、广防己、关木通、马兜铃、天仙藤、乌头、附子、款冬花、洋金花、青木香、珠砂、轻粉、马钱子、罂粟壳等,统统遭到禁用。请问,为什么洋大人要一禁而止,而不是仔细研究后规定合法剂量而继续使用呢?恐怕也是源于中药的毒性过于复杂,难以控制吧。
3.我以附子的例子来说明我们作为中医的为难之处。火神派(真正的火神派并不是这样,只是部分庸医),是中医派别中比较异类的一派,他们还喜欢把很多病人都“辨证”成阳虚。扶阳派有两个特点:天下人皆阳虚,天下病皆可用附子。热证、湿证、湿热证、燥证、阴虚证、气虚证……反正无论什么病,扶阳派都能“辨证”成阳虚,然后开一堆几十克、上百克的附子。我在一个群里看到一种现象:他们不是在辨证论治,而是在比赛吃附子,谁的附子用量最大谁的医术最高似的,他们一年治死的病人大概比沙利度胺多很多了吧。大部分药典和教科书对附子的用量有明确的规定为 3-15g。可我什么火神派给病人服上百克的剂量大部分病人没毒死?有些甚至有疗效呢?我还看到一些案例,附子用了,在合法剂量,煎煮方法没有问题,结果病人出现附子中毒症状。附子该用到多大量?李可----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实录,大家可以看看李可老中医在危重疾病中用到了多大剂量(100g以上)!可是,不用到这个剂量难说能够起到效果啊,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用到这么大?苍天啊,能有个人告诉我吗?请不要让我们总游弋在起效和违规用药的巨大风险边缘中啊。也请西医告诉我为什么100g以上病人没吃死,也没有明显的毒性反应啊?
四、缺乏规范统筹和法规约束
1.中医的确是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及“证”来治疗,正所谓“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比较简明的例子就是,一个心衰病人,多喝点水就会病人加重,那让一个阳虚的病人喝凉茶,小剂量就能引起腹泻。中成药,到底该在中医框架下书写毒性及不良反应说明,还是遵循西医框架下的呢?如果是遵循中医的,请国家给个更加详细的条条框框可以吗?如果是西医的说明,请西医的人来做可以吗?
2.中草药在生长、加工、炮制、储藏、运输等环节上受到污染或发生变质,导致中草药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毒素等严重超标而引发毒性,某些中草药同名异物、伪品混用导致的问题,这锅不该中医来背啊,这是赤裸裸的监管不力啊。对不起,这些不是中医、中药的错,这个锅我们不背。我也想请问,进口的奥美拉唑和国产的,你们觉得哪个效果更好、纯度更高?
五、中医药一直在追求完善
1.建国近70年了,中国研发新药领域真的是乏善可陈,以中药为突破点倒成了一股清流,这不仅包括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还有灯盏花素、丹参多酚酸盐、红花黄色素等一大批中药单体成分的口服药和注射剂。这些药大部分是西医医生开的!
2.中药品种一直在努力打向国际市场,下表为冲击美国市场,接受FDA考验的中药品种,敢问中国的西医,有哪个中国的原创西药在争取美国市场?
中医现在最大的悲哀是:中医们总喜欢将自己某次治愈成功的病案吹嘘一辈子,却拒而不谈没有治愈或治疗失败的案例。只希望通过本文,中医正视自己的不足,西医对中医也能多些宽容和理解。医生没有中医、西医之分,都是为了大众健康,没必要互相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