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在学校表现不佳的孩子,其实他们也很无奈也很无辜。——知于行
一个胖胖的满脸焦虑的爸爸带着一个踌躇不安的孩子,通过别人的介绍认识我们,来到我们这里咨询有关孩子的问题。
孩子爸爸:老师说这个孩子根本说什么也不听,只管自己,上课时候站起来随便走,下课铃声一响,就出去了,不知道去哪里?上课要去找回来,体育课不排队,乱跑。怎么跟他说也不听,也不理,没法沟通。所以老师说:你的孩子教不起来,不用读了!
老师和孩子沟通了一下,发现和这个孩子基本没有眼神交流,只管自己做自己的,这个玩两分钟那个两分钟,兴趣好和你没边的搭两句。喜欢重复的说话,想要什么就不停的说,说很多遍!不给就生气,发火。坐不住,总是动来动去,走来走去,根本静不下来!
老师:我还想了解孩子从小的成长情况。
孩子爸爸:自己很少在家,都在外面做生意,孩子具体情况也不太了解。
然后就让老师和孩子妈妈通电话,我从孩子妈妈那里了解孩子成长的情况:
孩子小时候他爸在外,妈妈也很忙,基本没空管他,都是他自己一个人玩,玩玩具,看电视,想要什么都顺着他,只要不吵不闹就行。很小就送早教,老师说孩子挺乖,喜欢自己玩,后来大了送幼儿园,接他的时候,老师向妈妈反映说这个孩子不太合群,不喜欢和同学玩,妈妈也没太在意,妈妈自己也发现这个孩子在学校总是一个人玩,上课的时候别人都在做手工,孩子自己一个人在玩别的,早操的时候别人都在做,他一个人坐在边上玩玩具,但妈妈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一直还觉得他挺乖!
直到今年下半年上小学没几天,老师跟爸爸妈妈说了这样情况,要求退学,她才觉得,情况怎么这么严重!
孩子爸爸:孩子到底是不是多动症?为什么会这样?
老师说:多动症的孩子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但是你的孩子是没想过控制,她只是自己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也不在乎这样做对不对。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很少跟外界交流!不是多动症,是属于自闭性倾向!
为什会这样?因为从小没互动,没引导正确交往,导致交往障碍,但仍然不重视,导致现在的自闭倾向!
孩子爸爸说:那怎么办?不要退学,靠你这边训练能改变吗?
老师说:不想退学,是因为你们怕没面子,被别人笑!我建议你,还是退学,因为你的孩子还没有做好上学准备,他现在坐在教室里,就在煎熬,所有的老师跟孩子都说他不好,即使以后他懂事了,对他的心理会造成很大伤害!况且你这样的情况可能要去特殊康复机构,进行每天训练,如果早一年发现,我们还可以帮你一对一调整!
临走了,他爸爸一直说,为什么我孩子在幼儿园好好的,上小学怎么就这样了…
这样的孩子每个幼儿园甚至小学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他们看起来不和群,其实他们从始至今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没有学会与人合作,更别提遵守规则。
正如阿德勒在《自卑和超越》中提到:每个人都是从最弱小、最幼稚的婴儿长大的,如果人类没有合作,便只能任由环境宰割,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如果孩子不在学习合作中训练自己,一定会越来越悲观,陷入难以摆脱的自卑感里。
当然我们也不能指望,一个没有学会适应规则、学会合作的孩子,在学校以及社会有很好的表现,就像一个从来没打篮球的孩子,要求他在赛场上有出色的成绩。这对咨询的父子,父亲在孩子能力培养的关键期缺席,一直后知后觉,直到孩子被劝退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科学调查孩子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决定孩子在学校有怎样的表现,恰恰是非智力因素(专注力、自信心、逆商、情商,科学的教养······)
你应该知道的育儿常识【感觉统合】:
触觉是情商之源;
前庭觉是学习之根·;
本体是自信和创新之本。
作为父母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孩子合作的能力,那就务必通过训练,而不是一遍遍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甚至大发雷霆,那只是毫无意义的伤害。
没有更好的办法,早点发现在孩子3~9岁可塑性最强的时候,运用科学的方式训练孩子,使他具备适应新生活的能力。教育孩子最终的目的,是帮他们提高能力为未来未知的生活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