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双休日参加什么兴趣班呀?”“英语、舞蹈、唱歌,不知道选哪个好。”假期之间亲友聚会,年轻父母少不了的话题就是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孩子成长到学前年龄段,正是各种潜能开发的大好时机,众多兴趣班让家长挑选起来眼花缭乱,既觉得学算术很有用,又觉得说英语要趁早,同时艺术熏陶一个也不能少。最后,却忽视了孩子自己有没有兴趣。结果是,孩子在家长的要求下参加兴趣班,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很多家长会有疑虑:我也想让孩子选择自己的兴趣,但是不知道怎样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在此,幼儿心理学专家给年轻家长提三点建议:
第一,尊重孩子的感受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掌握某种技能或开发某项能力。强迫的结果往往是将原本的良好愿望转化为矛盾和冲突,甚至有可能毁灭掉孩子内心还未发芽的美好梦想。
要想真正做到尊重,首先要做到倾听。4~5岁的孩子处于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人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很幼稚、很奇怪。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总打断孩子说话,或者听完也不重视,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再发表意见,因为说了也没有用处。
其次,家长还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每个人生下来可能具备多种天赋和潜能,不可能每一种都去发展,所以发现最适合自己的特长就变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在孩子游戏或活动过程中,看一看孩子擅长做什么,在做什么的时候是最开心的。有的孩子有强烈的乐感,有的有丰富的肢体语言,有的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能发现孩子身上最宝贵的闪光点。
学前的孩子好奇心重,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只有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自主性才是最高的。因此,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发展特长的前提条件。
第二,让孩子适应自主选择
在选择兴趣班时,一些缺乏自主性的孩子常常优柔寡断,不知道选哪个好。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下决定是需要时间的,有时他们会考虑很久。家长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可能没等到他们发言就自行决定,这会伤害孩子自主决定的积极性。
家长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选择,提供两三个选项让孩子思考,例如早餐要吃汉堡还是鸡蛋饼。从小的选择开始练习,孩子会慢慢形成做选择的勇气和自信,从而有主动面对选择的决心。
还要注意一点,家长不要在孩子已经做出选择后,又自行决定,这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挫折感。举个例子来说,一个爸爸带小男孩去买袜子。爸爸对孩子说:“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孩子回答:“红色。”爸爸立刻又说:“红色不适合小男孩,还是买绿色吧。”虽然这位父亲给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但最后用自己的惯性决断取代了孩子的决定。长期下来,孩子肯定会害怕选择、无法自主。
因此,如果孩子同时有几个兴趣爱好,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但不可代替孩子做决定,要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力。
第三,激励孩子学习发挥主动性
从小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匪浅。很多家长比较头疼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报完兴趣班很快就不主动学了。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找出孩子兴趣转移的原因。如果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就要看看是否因为一些技能性强的训练太过枯燥,压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又或是因为学习中遇到了挫折,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无论是哪种情况,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鼓励,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坚持,帮助他们振作起来。如果孩子当真不愿意继续,我们也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毕竟体验和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当兴趣变为学习的过程,兴趣往往会失去对孩子的吸引力,而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从兴趣班里学到东西。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可以慢慢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家长要在平时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遇到工作中的事,家长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查查教科书或网络资料,表现出主动学习的态度。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要充分肯定他们主动学习的意愿,帮助他们寻找答案。另外,为了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还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小奖励”,让他们明白主动学习的态度有益于自己的成长。
总之,兴趣班学习不能是家长的一厢情愿,更多的还是要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