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童品德力基础
第一节 儿童品德力概念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
品德力,是指某人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人格、美和善的道德行为吸引、感召、影响社会其他成员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品质及崇高的道德人格引起人们对他的信任、赞誉、钦佩,最后从行动上进行学习和效仿,就可以说此人具有极大的“品德力”。
可以说,品德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在面临道德问题时做出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并付诸于实践时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效能。品德力,也可以理解成为“品德影响力”、“品德感召力”。
“自天子以至蔗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无行。”“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虽然古代没有“品德力”这一表述,但思想渊源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建设方面。 品德力的思想渊源由来悠久,在中国伦理道德思想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品德力区别于品德,首先,品德力依附于品德而存在,品德力更强调品德的实践作用。其次,针对品德在实践过程中带来的效果是推动还是阻碍,可以把品德力分为善的品德力和恶的品德力。善的品德力也就是起促进推动作用的正向品德力,恶的品德力也就是起阻碍作用的反向品德力。
而考虑惯常理论话语和习惯性思维中,北京果雪儿国学教育中心在这里的儿童品德力概念,更确切和严谨地说是儿童身上所具有的正向的善的品德力量。对应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立德树人”,这个已经立好德行的儿童,我们就说他具有了“儿童品德力”了。应该说,儿童品德力是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而产生的修养力、实践力、影响力、魅力,它若隐若现,平时看不见,但又实实在在的存在。
第二节 儿童品德力特点
有人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征,把儿童品德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
0~1岁,是适应性时期。这个时期不可能有道德认识,也不可能有意做出什么道德行动来,婴儿需要的是有规律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
1岁~3岁,是品德萌芽阶段。机械地以“好”(如“乖”“对”“好人”)与“坏”(如“不好”“不乖”“坏蛋”)为标准,并能做出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此时,儿童掌握不了抽象的道德原则,道德行为是极不稳定的。
3岁~6、7岁,属于情境性品德发展期。这时,儿童道德行为的动机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情境暗示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始接受系统而具体的道德品质教育。
6、7岁~11、12岁,即小学阶段,这是品德发展的协调性时期。道德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低年级,道德行为还依赖教师、家长的指令,言行比较一致,动机与行为也比较一致。随着年龄的递增和道德动机的发展,到了高年级,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逐步增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道德信念,以提高道德行为的思想境界。
从儿童的以上四个阶段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品德力具有非常明显地区别与成人的独特特点的。北京果雪儿国学教育中心把儿童品德力的特点分成两个阶段,来做一下考察总结。
幼儿阶段儿童品德力的发展特点:
1、儿童品德力还非常弱小。儿童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标准,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来自家长,家长说对的,儿童也会倾向于说对;家长说错,儿童也会倾向于说错。
2、儿童品德力还非常表象、浅显。因为偷吃零食,打碎了两个碟子。在让儿童做道德判断时,儿童会认为打碎碟子多的那个孩子错了。
3、儿童品德力还带有很大的表面性、具体性,并易受情境的暗示。因此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均缺乏稳定性。
小学生阶段儿童品德力的发展特点:
1、儿童品德力兼具幼稚性与可塑性。稚嫩性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现象,是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不成熟性和可塑性强,说明他们有巨大的、可开发的潜能。
2、儿童品德力兼具模仿性与易变性。社会心理学家沃尔特斯等人曾通过实验证明:榜样在儿童行为中起重要作用;榜样甚至还可以抑制儿童的某些行为,使儿童抗拒外界的诱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观察到小学生对榜样的模仿,如行为模仿、言语模仿、衣着模仿、甚至有思想观念及价值追求的模仿,有的班级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带有老师的影子。这不能不说明小学生最善于榜样模仿学习。
3、儿童品德力兼具自我中心性与缺乏自律性。6岁以前的儿童处于纯粹的“自我中心主义”阶段,儿童还不能将自己与外界区别开来,将自己与外界混为一谈。这时即使能够接受社会规则,也不会按规则行事。6~10岁的儿童,道德判断具有强烈的尊重规则的倾向,但是这些规则又被理解为权威人物的制定,因而只能服从,不能违背的。儿童倾向于客观责任,服从公正、抵制性的惩罚,只看结果不看动机。10~12岁儿童属于自律阶段,开始认识到社会规则是共同约定的,而不是绝对的东西。在道德判断上开始注意主观责任、公道公正和报应性的惩罚。一句话,儿童开始认识真正意义上的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规则,实质是儿童有了真正的义务意识。
第三节 儿童品德力的意义价值
1、国家层面上,坚持立德树人,助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领导还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2、社会层面上,助力社会风气好转,营造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
3、学校层面上,促进以新的方式推进立德树人工作。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疏于德,存在“软、浮、虚、乱、散”问题。
4、家庭层面上,进一步推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精神落实。
5、儿童健康成长层面上,儿童品德力的养成是孩子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多表现为自私、讲假话、没礼貌、任性、粗暴、不爱惜公物、行为无拘无束、遇到困难就大哭大闹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以至于孩子不能健康地成长。
6、儿童品德力的养成呼唤更多儿童品德养成指导师的出现。金三角人格理论指出,智慧力、品德力和意志力,是重要的"成功人格三要素",而品德力的作用更加基础而重要。可以预期,随着儿童品德力的重视和落实程度,从历史维度接续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从现实层面解决纷扰的儿童成长问题,还可以从学术层面助力新时代中国儿童成长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