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角》一书中,易青娥作为女主角串通了整个故事。在她人生的不同阶段遇到了不同的人,这些小人物是丰富故事主干的,若是忽略了他们,易青娥的性格就没办法凸现出来。
易青娥在当伙房帮手时,遇到了宋师和廖师两个人,宋师憨厚老实,廖师圆滑机灵、爱使诡诈的花招整治宋师,因为他嫉妒宋师当了大厨,宋师比他晚来却还排主厨的位置令他心怀不平。
易青娥内心里更偏向宋师,很多次在廖师整治宋师时,都想提醒宋师,却怕廖师因此对她也不满进而耍花招跟自己过不去就告诉宋师实情。从这件事情上看得出,易青娥心地善良但却懦弱,她啥事情都爱憋在心里,不敢轻易吐露。
作者用一个细节把廖师的机灵和世故体现得淋漓极致:
大家老议论说,廖师这个家伙每次打菜都眉高眼低地看人呢。有时眼看打菜勺子的边沿上,搭着一片好肥肉,就看你是谁了,长得漂亮的、顺眼的,嗵的一下,就扣到你碗里了却,那片肥肉一准掉不了。可到了不顺眼人跟前,勺子沿沿上只要有肥肉,就总是见他手在抖、在筛。
易青娥偏向宋师的一个细节易青娥想要搬到伙房里住的时候,先征询的不是大厨的意愿,反而是先找宋师:
她曾经跟宋师提说过。宋师说,恐怕不好,咋能让娃住灶门呢。在农村讨米娃才住人家灶门口的。怕说出去不好听。再说也危险,着火了咋办?可易青娥坚持要去住。她就又给廖师说,廖师也不同意。廖师说:“你是单位职工,单位职工就应该有住房,怎么能住灶门口呢。这对我们伙房的革命职工也是很不公的。我才管这摊事,别弄得我这个大厨脸上无光。”
通过宋师和廖师对易青娥住灶房的态度,可以看出宋师是真的关心易青娥,为她的安全和名声着想,而廖师关注的是规矩和他作为大厨的名声。作者心里的天平是倾向宋师的。
易青娥对廖师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她心里是提防着廖师的,从这个片段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这下有了自己的空间,她反倒想练一练了。本来她是死了心,当厨师算了的。可自廖师“掌做”后,她的心事,就又慢慢转藤起来,不想做饭了。灶门口可以劈叉,可以下腰,可以练不少动作,而且还可以练表情。没人能看得见,是可以放心大胆去做的。
易青娥从开始排斥在伙房帮忙,到慢慢接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她搬进灶房睡觉才表示她完全接受在伙房的生活,不再想着逃离。随着她融入灶房的生活,她也开始融入了剧团的生活,自己偷偷地练功。
若是把小说当做电影来分析的话,从融入伙房生活开始是第二幕衔接点,主人公有所改变。催化剂是在她不愿去伙房帮忙逃离回家后,家中添了个弟弟,生活负担变重,父母劝她回剧团。这个片段是易青娥无法返回旧世界,必须接受新世界的临界点,从这里开始主人公对剧团的态度在潜移默化地翻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