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明媚的阳光吗?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亦或是很反感。
01
新学期第一天,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听音频、整理资料、自我充电,肆意地享受着早上温暖、明媚的阳光。虽说是新学期第一天,但望着黑板上那一抹熟悉的暖阳,仿佛自己从未离开过,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过了好久,来了一个大一的小同学,“学长,你在这屋上课吗?”
“不,我就是在这屋学会儿习……”
说着,他已经走到了窗帘旁,拉起了所有的四扇大窗帘,严严实实的。顿时间,只觉得教室里黑了不少,之后,他又习惯性地打开了电灯,瞬间,几十道熟悉而又陌生的灯光摄入眼睛,很是不爽。
我有点不高兴,“你怎么把窗帘都拉上了呀?”
“噢,不拉的话,等一会儿上课黑板会反光(看不清)。”
对于他的回答我没有再说什么,待了一会儿就走了。
02
当时是早上7:34,距离8:30上课还有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且不说上课是否真的反光,这么长的时间,他们就真的愿意待在电灯照明的房间里,而不愿多和这冬日里明媚的阳光多一丝的亲昵?让我有些不可想象。况且事实是:有很多教室的黑板根本不会反光。
这绝不是个案。
仔细地看一看学校里的教室,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室都是拉着窗帘的,甚至有些不分阳面与阴面——所以,拉开窗帘变成了清扫教室的同学的必备工作。
看一看身边的同学,你会发现大多数都是不太喜欢阳光的,即便嘴上说着阳光如何如何好,但他们却不愿多去享受一分钟。
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路上,是他们行色匆匆的身影,无论天气严寒还是温暖,匆忙的步履从未停止过;无论教室还是寝室,进去的第一件事是拉上窗帘,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学生的一个有趣的生活习惯,我们嘴里喊着要“三走”(走出教室、走出寝室、走向操场),脑袋里想着要拥抱阳光,背地里干的却都是“见不得阳光”的勾当。对待阳光如此冷漠,怕行事也是如此。
03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间教室,拉着帘、锁着门,然后也没有什么声音……哈哈,你想到了什么?总之,你会对这样的情况很感兴趣吧!反正我是这样。毕竟,人类对未知的事物总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
然而,这样的教室真的好多好多。尤其是那种彼此可以看见的教室,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好多人是喜欢把窗帘拉上的,一方面避免他人窥测,一方面有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
其实,保护自己的隐私本无可厚非,但倘若在公共场合也是如此,或者说在哪里都极其地保护隐私、甚至于恨不得把自己包起来,岂不是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做事情,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更是如此。
总喜欢一种透明的生活方式,无所谓炫耀、无所谓比较,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这种透明,没有一点的藏匿、没有一丝的隐瞒,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份信任,是一份纯真的交流。或许他们也有隐私、他们也有秘密,但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们是真诚的,他们是愿意彼此交心的。
校园里遇见很多朋友或是同学,不论认识与否,都能微笑着用眼神去传递爱与相信、传递着希望与美好,那该是怎样的一番境界?新学期伊始,白天看到了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努力地打着招呼,不知对方是没看见还是忘了,竟然无动于衷,于我,不免有些失落。晚上和一些朋友交流,两个月的假期过后,对于好多人她已然忘记了名字,即使是放假之前经常见面的朋友。说实话,这确实有一点点悲哀。
也许,有些时候朋友之间的交流确实太重于形式了,他们除了一起做事或是共同在一个环境之外并没有更多深入的交流,甚至都没有交心地聊一聊。平心而论,同时代的大学生朋友确实有些封闭,他们内心有着太多太多的秘密,却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曾几何时,特别喜欢在一个惬意的午后,躺在温暖的阳光里,和朋友去无所顾忌地交心畅聊,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明媚,肆意地享受着朋友的温暖……
可惜,这样的时刻,已经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