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下旬的时候,因为工作内容的变动,接手了卫士的杀毒模块。印象里从入职公司到接手这个模块,似乎杀毒就没有变动过。这次恰逢卫士7.0的发布,趁着改版的东风,我也操刀来尝试对杀毒模块进行了一下改版。
改版的目的
之前自己也多少参与过几次产品的改版,但说真心话之前并太多的按照套路来思考产品为什么要改版,和产品该如何改版。考虑到这次的改版,影响的可能是几亿的用户,所以还是认真按照套路准备了一下。(该有的套路还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你坚定自己的想法,想明白很多事情)
1、行业状况:
根据艾媒的报告来看:中国手机用户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为手机隐私泄露、骚扰电话和诈骗短信,吸费和吸流量,分别有52.4%,48.8%和46.3%的用户认为这三个问题是其使用手机过程中的主要安全威胁。另外,随着移动支付应用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关心移动支付过程中的财产安全问题,占28.1%。
2、卫士内杀毒模块的现状:
我观察了一下近一年来的用户反馈,刨除掉木马查杀不掉的情况,分析了一下用户进入卫士时的主要场景:
分析完用户进入的场景后,我们再来看用户在产品内的行为。
从打点数据来看,各功能的点击率与其位置呈明显的正相关趋势。绝大多数的用户点击了快速扫描,一半用户点击了全盘扫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首先,用户进入的主要目的就是扫描手机的安全状态;其次,各项功能的使用频度与其入口呈明显相关。即功能使用人数与以下三个因素相关:入口、需求、用户体验。
3、用户调研
为了进行改版,我们在手机卫士论坛上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问卷调研,用以进一步了解用户对于功能的认知与使用习惯。
4、竞品动态
做产品有三看:看数据、看反馈、看竞品。观察竞品一直是产品经理必须要具备的习惯。
在这里主要观察了腾讯手机管家与百度手机卫士。
从手机管家的体验而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手机管家功能涵盖手机杀毒、支付保护、广告拦截三项。其更倾向于建议用户进行扫描,同时利用扫描的结果来推广相关的功能(如支付保险箱)。同时在主页面中展现全网查杀次数,用以展现手机当前安全状态与行业数据。
从百度手机卫士的体验而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手机管家功能涵盖手机杀毒、支付保护、WiFi安全、短信防护四大项。用户每次在进入功能前,优先完成预扫描。通过预扫描来加强用户对安全防护的范围与当前安全状态的感知,同时结合预扫描的结果来引导用户开启其他功能。
结合市面上其他一些产品的体验以及近阶段来的更新日志,我们可以分析出这样一个趋势:
1、整合安全功能已经成为了行业的趋势;
2、支付安全的重要性正在被行业所重视;
3、高频带低频已成为普遍选择;
4、对于安全产品,功能页面中应尽可能的凸显当前设备的安全状态,加强用户感知;
改版的原型
产品原型是一款产品在酝酿之初的样子,从原型到设计稿再到产品上线,这个过程中产品的样子可能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这里我来放下自己设计的原型稿与产品实际上线后的对比。
上图是最早先的原型稿,采用了上部信息展示+四块腹肌的形式。这种布局很普通,好处在于简单,坏处也在于简单,如同是在罗列功能,也更像是一款单品的主页面,而非一款单品的次级页面。所以最终并没有采用这种形式。
上图是第二个原型稿,利用颜色与副标题来展现当前的安全状态,引导功能使用。但这种方式仍然显得普通,并且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改动并不明显。
在第三版的原型图中,我开始尝试使用卡片的布局。将主要功能集中在一张卡片上,其余的相关信息展现在其他卡片上。利用可以动态配置的卡片,来展现当前用户的相关信息。但如果采用像原型中这样两边露出的卡片,会有弱化主功能的心理暗示。故后来也未采用第三版原型。
在第四版的原型中,我尝试改变产品的思路。开始想,是不是可以利用最高频度的操作来将其他的功能串联起来?于是有了第四版这样的只强调扫描的原型稿。想法的初衷在于,尽可能减少用户对于产品功能的思考,减少其他入口的分流。将其他功能都用最高频的操作打通,串成一条线。
最后终于定稿了,思路与第四版一致。利用扫描来串联功能,但同时将功能入口也前置到主页面,以此来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提升产品的使用时长。同时,在扫描完成页与结果处理完成页中,加入对其他功能的引导。尝试利用其他功能来满足用户潜在的需要。
比如用户真的是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通知或者弹窗,但的确不是由恶意程序造成的。那么就推荐用户使用通知栏管理与广告过滤功能。消除用户的不信任感,同时尽可能的解决掉用户的需求。(这种思路后来被市场公关的同学总结为“做最懂你的安全软件”)
上线后的样子
最终设计上线的样子,就是这样啦:
强调扫描操作,同时暴露功能入口,底部也加入了可以根据用户状态而变化的运营卡片。(我到底是一个卡片布局的死忠)
改版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改版的过程中,产品设计出了界面外,更多的重点在于对产品逻辑的思考。这里尝试回忆下当初遇到的几个问题。
1、是不是需要预扫描?
这个问题其实纠结了很久。预扫描的好处很明显,强化产品的形象与定位、提前告知用户安全状态都是产品经理很想要的。但预扫描势必会带来额外的交互与更多的等待时间。但后来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来说服了自己,用户进入的场景虽然多样,但是不论怎样都是带着自己的目的来的。绝大多数的场景下,用户对于当前设备的安全状态带着不信任的心理的。既然带着不信任的心理,所以无论预扫描的结果是安全亦或不安全,用户都还会选择重新扫描设备。如果是这样,又何苦为用户的操作额外添加一道门槛呢?
2、对需求的拆解
个人认为拆解问题是产品经理成长时需要提升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此次的改版,从界面上只是简单的重构了几个页面。但实操起来,不论是产品还是技术上,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所以在实际做需求的过程中,经过与开发、测试、设计的反复沟通,我们将整个改版拆解成了三个阶段。通过对需求的拆解,来把一个困难的大问题分解成了若干个子问题,进而各个击破。同样更好的把握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3、风险与进度的把控
保证产品的及时发布,是产品经理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次改版的过程中,对进度的把控与对需求的拆解紧密相关。开发一点,提测一点,最后再做统一的性能测试与回归测试。在开发的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何应对这些突发状况,也需要产品经理们做好应急处理的预备。
4、关于砍功能
不要轻易的砍功能,砍掉的功能最终都会加回来,这是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的道理,曾经在不同的产品上被验证过好几次。这次的改版,其实也涉及到砍掉部分功能。但保险起见,我选择了将功能展现弱化,放入了层级更深的页面或者是更贴近场景的页面。从目前的用户反馈来看,效果还不错,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用户吐槽:)
5、关于所谓的产品模型
产品模型的概念是纯银前辈一直在强调的,我也一直尝试在工作中去感受。这次改版,也是提前想清楚了几个确定的思路,还有后续产品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埋入了一些预留的能力与迭代空间,以方便后续产品的迭代与完善。
改版的成果
由于数据的敏感性,这里其实不方面记录太多具体的数据,就写几个简单的结论吧。
1、改版强调安全扫描,经过放量观察后,病毒扫描的参与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2、扫描结果页中,几乎没有用户拒绝安全建议,安全功能的开启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通过对完成页样式与文案的优化,对其他功能的导流作用也逐渐彰显。导流页面的展现率得到了提升,同时完成页中用户点击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尾巴
这是一次自己主导的改版的尝试,欢迎一同讨论。因为内容的敏感性,很多决策的数据与成果的数据不能够直接列出,所以文章可能会有一些看似思路不连贯或者跳跃的地方,还请谅解。
最后给东家做个广告,欢迎使用360手机卫士,做最懂你的安全软件。让安全变得更懂你 360手机卫士杀毒模块全新改版